3)第259章 火中取栗(十九)谈妥_大明元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份愿景当中,只有武装运输舰离目标最近,总计缺额仅差三十四艘。巡洋舰(包括高速侦察舰)缺的总额最多,不过由于建造经验已经累积够了,所以只需要扩产就行。

  问题在于战列舰,一、二、三级战列舰不仅总额差了老大一截,而且京华方面别说一级战列舰了,连二级战列舰都还没有一艘服役,只有一艘刚刚下水、正在珠池(北部湾)进行海试的。

  当然,战列舰建造迟缓的原因很多,一来是高务实对于这种耗资巨大的战舰十分关注,以至于两大船厂互相竞标、设计图改了又改,双方的技术代表在高务实面前争得面红耳赤早就不是一次两次了;

  二来是战列舰所需的木料并非从山上砍下来就可以用的,需要妥善阴干多年,虽然高务实从在广西时就开始着手大量准备,存货倒是够的,但时间方面没有捷径——最大的捷径也只是运到南疆内陆(沿海太潮),在高温环境下阴干(但不能暴晒)……总之目前刚刚好可以用了。

  好在当各项条件成熟之后,这个年代的舰船建造速度倒是远比后世的大型军舰要快得多。毕竟排水量小了好多倍不说,船上也没有那些极其复杂的电路设备、电子设备等高科技装备——比如二十一世纪的一艘航母上,光是电线电缆的总长度就竟然高达一千公里以上,要安装电话两千多部,几乎可以说是一座海上钢铁城市。

  而眼下这个年代建造军舰就简单多了,基本上只要造好船只本体,再把火炮安装上去就行了,绝大部分工序都是木工活,而大明……真的不缺木工,甚至可以说古代中国就从来没缺过木工。

  按照罗远的估计,京华的两大造船厂以及在定南建设中的第三个造船厂,恐怕接下去的两年会大幅减产武装运输舰,从而将产能全面转向军舰建造。至于武装运输舰产能下降之后,大明国内的市场缺口怎么办,罗远并不清楚,但他相信老爷肯定有预案。

  实际上高务实的确有预案,预案就是“维护外包”。即京华的三大造船厂(包括即将建成的定南造船厂)将只负责建造,原先油水颇丰的武装运输舰维护保养工作将被他作为利益分配转交给他打算拉拢的对象。

  钱财生意谈妥之后,政治上的事情就好开口了。丰臣秀长首先提出一点,要求海贸同盟明确表态支持关白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并代其向大明皇帝递呈国书,请大明朝廷承认日本的“丰臣公仪”。

  丰臣秀吉本人对于大明的实力其实一直以来都很低估,尤其是军事实力方面,但他清楚大明的政治影响力,特别是对日本的政治影响力。之所以请海贸同盟代呈国书,也正是从政治影响力方面考虑。

  没法子,过去哪朝幕府都得找中国谈认可,远的不说了,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