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4章 这么点肉_大明最后一个大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向李邦华吩咐道,然后带着秦良玉朝京营里走去。

  “末将替将士们谢过皇上了,”秦良玉跟在后面微笑道,“将士们这一路确实是辛苦了,跟着末将跋涉千里,一路急行军,还病倒几十人。”

  崇祯摆摆手,“这都是应该的,”随后崇祯指着京营大门周围,“秦将军觉得京营这个防护还行吗?”

  此时京营已经大变样了,京营外面挖了两圈壕沟,深一尺,宽一丈,而且挖出的泥土全部运走,壕沟后面就是一排坚固的木栅栏。

  “这种营栅能不能防住建奴骑兵?”

  原来京营的防御早都年久失修,崇祯来了之后就指挥新兵重新建了一一下,人多力量大,十万新兵动起手来速度非常快,仅仅几天就完工了。

  “皇上,这种程度的壕沟可以有效的阻止建奴骑兵直接冲到军队面前,”秦良玉看了眼点点头,“壕沟加上木墙在野外可以阻挡敌军骑兵突袭,扎硬寨,打硬仗本来一直是我军优良传统,不过.......唉.....”

  秦良玉说着说着叹了口气,继续道,“明军军纪散漫,行军时根本没有任何队列可言,安营扎寨也很随便,有的部队连续行军根本不会去挖壕沟。”

  “他们知道很容易被敌人偷袭,但是都报有侥幸心理,行军一天累的很,众将都懒的挖壕沟。”

  所以后金在辽东往往围住一支明军,围而不打,调集重兵打支援的明军,急匆匆赶来支援的明军为了赶时间根本不可能在路上安营扎寨,所以屡屡被后金骑兵偷袭得逞,收拾完了援军,被围的明军下场可想而知。

  其实后金骑兵也不是有多厉害,本来骑兵就比步兵更厉害,上万匹马冲锋的时候,那恐怖的冲击力估计没几个人能挡住,而且他们往往以多打少,明军不败才怪。

  整体战役上看每次明军出动的部队是后金的几倍,可是在局部战役的时候,后金就集中多数骑兵对战明军步兵,结果自然是明军败了。

  明军将领也不是傻子,他们也会尽量把部队聚集在一起,可是明军是以步兵为主,在城里自然可以轻松聚在一起,可是在野外行军,那必然会变成一条很长的行军线。

  一旦遭到后金骑兵偷袭必然首尾难顾,接着根本不给将领反应时间,整个军队就彻底崩溃了,士兵跑四散奔逃,再也组织不起有效对抗。

  你要说明军也可以这样对付后金啊,要知道后金可大部分都是骑兵,马跑的比人快,你一攻击,人家骑马一下就跑了,然后在远处重新集结。

  “嗯,”崇祯听的连连点头,随即对着李邦华说道,“李爱卿,以后京营要多训练士兵们挖壕沟,建栅墙,后勤部队要装备大量铁锹,这土木工作一定不能松懈。”

  “今天朕下一条铁令,以后凡是大明军队在野外行军必须安营扎寨,挖壕沟。如果没有条件,寨墙可以不建,但是壕沟必须挖。”

  大明疆域辽阔,有些地方是没有树木的,军队也不可能随时携带那么多木头。

  “遵命!”李邦华大声回道。

  随后二万多的白杆兵走进准备好的营房,李邦华也命令后勤给他们准备了肉菜,营房内顿时迎来一片欢呼声,还有各种骂声。

  “皇上万岁........”

  “这猪肉好香,如果有酒就更好了。”

  “走了上千里累死老子了,赶紧吃,等下这些瓜娃子全抢光了。”

  “皇帝老儿只送了这么点肉够谁吃啊!”

  崇祯和秦良玉他们就在不远处的大帐里吃饭,隔了几百米都能听到那边的哄闹声,崇祯不自觉的皱起了眉头,看着营房那边。

  秦良玉给儿子马祥麟使了个眼神,同时向崇祯笑道,“皇上,那些士兵都是乡里人,从没走过这么远的路,一路上看了太多大城,不懂规矩,请皇上不要怪罪。”

  “皇上,末将这就过去训斥他們,”马祥麟站了起来开口道。

  “不用,不用。”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