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5章京城轰动_大明最后一个大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啊皇上,时间太短了,我们就是不眠不休,短时间也造不出那么多火炮啊。”

  孙元化苦笑着说,“现在有了葡夷铸炮师的帮助,军器局每个月可以生产出10门红夷大炮,60门佛郎机炮,80门虎蹲炮。”

  每个月这么点数量,孙元化都不知道要达到皇上说的万门大炮要多久。

  崇祯点点头。

  “微臣的燧发枪比火炮好造点,现在每天可以造150支合格的燧发枪,4支有膛线的燧发枪,”毕懋康严肃道,“臣打算下个月开始加夜班,这样还能增加一点产量。”

  古代没有电,晚上一般七八点左右就开始睡觉,不像后世,如果有足够的人可以24小时生产。

  “这么低的产量还是因为没有熟练打造枪管的工匠吗?”崇祯问道。

  “是的,”毕懋康点头,“枪管都要工匠一锤一锤敲出来,人力有尽,速度一直都提不起来。”

  “人力,人力,”崇祯嘴里低声念叨,众人都看向崇祯,过了一会,“有了,”崇祯大笑着说,“人力有尽,为什么不用机器呢?”

  “机器?”毕懋康疑惑不解。

  “对啊,用机器代替人力,朕看工匠打造枪管,是要经过数百次的锻打,把铁料打薄到一定程度,然后再制成枪管。”

  “你们可以用锻打机锻打铁料啊,”随即崇祯对毕懋康他们画了一个简单的图。

  “这个机器有一把大铁锤,每次铁锤靠水流带动升起,然后再落下锻打,这不就能省人力了吗?”

  “这水力也很好解决,京城附近找一条河流,筑个高高的大坝就能产生激流。”

  徐光启看了眼崇祯画的草图,微微皱眉,好像嫌弃崇祯的画工,开口道,“皇上,这个好像是水碓,不过又有点不同。”

  “徐大人一说臣也想起来,这个原理很像农民捣米的水碓,”毕自严也说道,“不过这种东西能打铁吗?”

  “应该可以,把轮子做大一点,放在水流湍急的地方,就可以带动这个大铁锤,”徐光启点头说道,“或者用铁做一个大轮子,这样使用时间也更久。”

  徐光启和毕自严在那讨论着,毕懋康眼睛发亮跃跃欲试,崇祯就有点尴尬了,没想到这东西早就有了,幸好没说这个是自己发明的。

  “皇上,微臣觉得徐大人说的有理,微臣回去立马安排工匠打造这个水力锻打机,”毕懋康微笑道,“幸好有皇上提醒,要不然微臣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造出十万支燧发枪呢!”

  “朕也只是灵光一闪,”崇祯尴尬的笑了笑,“现在这个问题解决了,相信燧发枪的产量有一个很大的提升。”

  “曹爱卿,你回去要加紧时间训练,同时要注意战马的使用。”

  然后崇祯看向李邦华,严肃道,“李爱卿,朕现在再强调一下,京营的军纪一定要抓严,以后出了京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