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44章 封爵,定北候_大明最后一个大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祯打算把这些勋贵子弟全部带在身边培养,不能让他们再继续混吃等死了,大明要想继续走下去,这帮勋贵不能少。

  明朝的文官集团相当强大,要是勋贵再这么混下去,到时都没有人能出来帮助自己。

  难道自己也要学天启和万历一样,躲在后宫,这种日子可不是他一个现代人想过的。

  后世十全老人的事他也想来一遍,这才不枉当个皇帝。

  谁规定皇帝就要每天累死累活的呆在皇宫批奏折呢,这些日子他没有在京城,大明不还是照样转吗?

  “皇上,卢大人的大军到了。”

  崇祯抬头看去,只见远处六万明军排着整齐的队形缓缓的走来,出发的十万人,回来的只有六万人,除了战死二万多人,还有的被安排在抚顺,铁岭,开原等地驻守,打下来的地方不可能不派兵留守,这点人还算少的了。

  走在最前面的是卢象升,祖大寿,曹文诏,祖大乐,曹变蛟,何可纲等将领。

  “末将拜见皇上,吾皇万岁万万岁。”

  “大明万胜!”

  卢象升等人走到崇祯面,单膝下跪齐声大喊,随后数万将士一齐呼喊,声势震天,天上的云朵都震散了。

  “起来,快起来。”

  崇祯笑着双手虚扶,“众将辛苦了,卢爱卿,朕接到你的捷报就兴奋的一晚睡不着觉,你很好,没有辜负朕的期望,此次辽东作战,一开始是你攻破金州,盖州,吸引建奴主力。”

  “此战朕记你首功,朕有言在先,有功必赏,抓到皇太极者封候,虽然你没有抓到皇太极,但是此战你有力的牵制了建奴,再后来亲率十万大军清剿建奴,亲自带头冲锋,十战十捷。”

  “可以说,此次战斗能这么快结束,你的功劳是不可忽视的。”

  众人都羡慕的看着卢象升,也紧张的看着崇祯,如果卢象升的封赏很高,那么他们的赏赐也不少。

  崇祯停顿了一下,环顾四周再看向卢象升,朗声道,“为表彰你的功绩,朕特封你为定北候,希望你以后尽心尽力维护北疆,为国效忠。”

  “封候!”

  崇祯话音未落,在场众人都一片哗然,他们以为能封个伯爵就是天大的赏赐了,明朝只有两次大规模封爵,即开国初和永乐靖难,其余时候都是零星封爵。

  明朝执行严格的封爵制度,尤其是公侯这类的高等级爵,在明中期以后,封的越来越少,只有伯爵尚在封赏之列。

  像卢象升这种一战封候的情况特别少,可以说几乎就没有。

  “皇上,臣何德何能敢封候,请皇上收回成命,这一切都是将士们拼死换来的,微臣岂敢贪天之功。”

  卢象升一下跪倒在地,出人意料的选择了拒绝封候,这可是封候啊,身后的人都替他着急,而英国公笑着点点头。

  对于卢象升的反应崇祯很满意,这才是自己心中那个“卢阎王”居功不自傲,做事不张扬,一心为国的忠臣。

  在场的很多人都不理解卢象升凭什么封候,这次他虽然有功,但是按严格意义来说,他还达不到封候的地步。

  王守仁接连平定南赣、两广盗乱及宁王之乱,也只是获封新建伯。王阳明在明朝的功绩不用再说,但是他也只能封伯,死后才追封新建候。

  这都是因为朱元章规定的文官不得生前封公候的祖制。

  旁边的一名文官立即跳出来反对,“皇上,文官不得生前封候,这是祖制,请皇上不要违背祖制。”

  “如果真的要封,也只能封伯爵。”

  “退下!”

  崇祯冷喝一声,文官立即退回原位,接着崇祯大声道,“卢爱卿之前是文官,但是他现在投笔从戎,他现在是大明武将。”

  “打了胜仗,立了功劳就该封赏,要不然以后谁还为国朝出战,封爵,这是对武将最好的恩赏。”

  “建奴祸害辽东数十年,为祸甚烈,如今灭了建奴,朕就要重赏,朕告诉你们,哪天谁立了同样的功,朕一样给他封候。”

  祖大寿和曹文诏等武将都眼神热切的看着崇祯,跟着这样的皇帝才是他们武将的福气,虽然此次他们不能封候,但是以后肯定也有机会的。

  随后崇祯微笑的双手扶起卢象升,“卢爱卿请起,这份封赏是朕给的,你不能拒绝,要不然其他人怎么封赏啊。”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