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六一章 我对变法爱莫能助_大明钉子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崇祯想明白了,王越的疯狂必然导致天策军的兵力分散,起点城也要跟着劳民伤财,反正朝廷不会跟他一块儿疯。

  采用羁绊制,以宣慰司的形式将王越抢来的疆土纳入大明的范畴,而大明朝廷只需要颁发几个官印,年年还有朝贡的收入,何乐而不为?

  为什么崇祯不打算在这些地区开府建衙,设置流官?

  问题有很多:第一点,你将大明朝的官员弄到这么偏远的地区做官,这绝对是发配,没人愿意去呀。

  二,外族地区民风民情迥异于中土,你让大明朝的官员如何处理这样复杂的民族问题?这也是云贵川有那么多的土司的原因之一。

  三,在朝廷看来,除了中原和江南等地,边疆地区只会是投入,很难有产出,这是农耕文明的固有思维。西域、塞外以及以前的辽东,这些都是例子。

  开府建衙,设置流官,朝廷就要承担大笔的俸禄和粮饷,能不能站稳脚跟,还要看当地的局势和王越的脸色,对于本来就财政窘迫的朝廷来说,这个风险太大了,所以说崇祯的算盘打的也是啪啪响。

  “爱卿,朝中有人提议,邀请你入阁,主持全国变法,不知你意下如何?”崇祯突然如此说道。

  崇祯有这个想法,其实由来已久。

  起点城的飞速发展,他都看在眼里,起点城与起点城以外地区的差距越拉越大。

  天策军强大的根源,崇祯早已经明白了,那就是工业化。

  如果大明再不向工业化转型,明军与天策军的差距就永远无法弥补。

  如何取舍,崇祯其实两难!邀王越入阁实施全国变法,这是一个危险的举措,但崇祯已经没有选择,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为什么崇祯不从朝中选派官员来搞变法呢?因为崇祯朝没有李鸿章、张之洞这样的人呀,类似的洋务运动都很难搞起来。

  学习起点城搞改革,那比张居正变法的幅度大的太多了!

  仅仅一个土改,就是要人命的活儿,谁敢带头干?又有哪个官员不是大地主?就算有带头的,下面的人能全心全意办事?这是自己挖自己的墙角好不啦?

  所以也只有王越这样的强力人物,才是最佳人选。

  王越也傻了,崇祯的提议太突然,按说朝廷对他防还防不过来呢,竟然要邀请他入阁搞变法!

  他想了想对崇祯道:“皇上,大明的确到了该改变的时候了,但臣对主持全国变法也是爱莫能助!”

  “什么?朕没有听错吧?”崇祯大感意外道:“你在起点城和江南的施政,朕都看在眼里;你在湖广四川山东等地,暗地里搞的那些举措,别以为朕不知道,你现在跟朕说爱莫能助?”

  王越只好道:“皇上,臣的起点城可以看做一个经济特区,而且起点城是从无到有建立起来的,所以不存在阻力。

  臣在江南的施政,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