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1章 作物大封锁_三国之赤色黎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尘埃落定,一切都无法挽回。

  时间就这样进入到了181年初,当然还是农历180年12月份。

  桂阳苍梧民乱结束,杨璇提拔为渤海太守,从偏远山区到繁荣的冀州,哪怕依然是太守而已是天壤之别。李煜也得了一个南中郎将的军职,黄盖家族为此付出了零陵的利益。

  好在黄氏在零陵本来没有太多产业,同时由于他们的加入使得战争提前结束不说,各个投入了本钱的大世家也没有损失什么,至于小世家损失也就损失了。

  李煜擅自调兵的事情到底还是捅了出去,世家们直接弹劾,希望取消自治区,甚至把李煜抓拿归案,态度非常坚定。只可惜这次李煜只出动了五百人,战斗结束就返回了自治区,甚至为当地解决了五万难民的问题。

  刘宏当然以这个作为借口打发了那些官员,当然简单的罚俸一年却是无法避免。说起来扣除上次,李煜三年内将得不到俸禄。只是人家在自治区已经有商铺,一个月的收入就顶得过三四个月的俸禄,不在乎那点小钱。

  同一个月,何贵妃成为何皇后,她的兄长何进被提拔为侍中。又过了两天,王氏诞下一子,名曰刘协。生产当天消息传出,雒阳全城同庆。

  只是还没有过两天,王氏就被毒杀,传何氏嫉妒而为之。当时刘宏正在朝堂上,闻言顿时歇斯底里起来,甚至要废后。只是人已经死了再废后有什么意义?群臣劝谏下,刘宏这才‘打消’了废后的念头。

  与此同时,自治区里面,

  随着第一轮高产作物的丰收,大家已经意识到了这种作物的珍贵,也预料了些不想看到的事情,那就是粮食变得低贱。

  近两年来,大汉不是天灾就是**,很多的地方都需要用到粮食,以至于粮价走高。百姓自然是越来越吃不上饭,粮商却是越来越高兴了。官员们,尤其是所谓的清官们,他们主要依靠出售禄米来换取生活所需,是故粮食价格走高,对他们来说也是大有好处。

  但若是粮价走低呢?要知道,大汉可是以粮食作为俸禄的!若是粮食跌落到现在的十倍,甚至二十倍,那么他们手里的粮食,也就不值钱了!

  关键还是他们背后的粮商,若是粮食大丰收,他们要收粮食肯定容易。在别的百姓手里收粮食很廉价,但为了照顾那些官员则不得不提升收购价格的话,那吃亏的还是他们。

  远的不说,程昱已经提出,在自治区改禄米为五铢钱的概念。今年由于人口增加,所以粮食的丰收还没有太大的感觉,最多是收支平衡。下一年高产作物的耕种面积肯定有所增加,到时候若继续以禄米作为俸禄,那么所有的官员都有可能会吃亏。

  在列出了详细数据之后,就算是袁涣和陈瑀也意识到了这点。

  诚然,禄米只是整体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