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7章 江夏蛮作乱_三国之赤色黎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用地规划、预算演算和可行性报告,这种行政模式在东汉从未出现过。

  更别说李煜还要求三镇官员,在今年年末的时候,把明年的财政预算报表提交上来。所有开支和计划开支都必须要列举出来,同时允许上浮10%作为应急资金。

  汇报上来的预算,会经过计曹的人进行统计,把不合理的开销砍掉。这些预算最终会在衙门门口开设政务公示栏进行公开,由百姓进行监督。若是有不合理的开销,而且还通过了,最后被百姓提出质疑的话,那么几乎相当于打了镇衙和县衙的脸。

  本年度全部的财政收入,扣除预算之后剩余的部分,就会全部运送到治所里面进行储备,作为自治区今年度的财政收入。当然也不是说,就这样封存不管了,明年的时候会根据各个领域的需要,把这笔钱下拨到各个领域。

  根据目前自治区的情况,李煜把明年的重点放在农业和教育这两个大点上面;次一级的是公共设施、军事建设和道路交通三块;再下来才是工业、医疗和商业方面的扶持款。

  三十万人口不是最终的结果,只是更远更偏僻山区的山民还不知道自治区的存在,或者说对自治区本身不是很信任。同时普通的百姓又担心山民野蛮无理,李煜却护着他们反过来压迫自己,于是也不敢轻易迁徙到自治区里来。

  可以说如今能留在自治区里面的百姓,大多都是几代在这里居住,不忍心离开故土的存在。他们大多都有些资产,不是已经开设了商铺,就是已经购置了田地。或许是觉得贱命一条,也没有打算迁徙出去。这部分人其实也不多,拢共不到两万人。

  预算这块在东汉完全是全新的玩意,不过比起以前首先统计今年收入多少,然后按照比例运输上去的情况要科学许多。

  以前的操作方法,大县就算交出了那么多比例的税收,本身依然有充裕的资金进行发展,甚至会浪费不少税金。反而是小县,有时候交出了税金之后,别看比例不大,却会导致这一年下来县财政都紧巴巴的,别说发展,能支持日常开销已经很不错。

  预算是原则,就是最合理的征收税金,一方面避免大县留下太多的税金导致铺张浪费和贪墨的情况;一方面也避免小县缴纳太多的税金,以至于本身缺乏了发展的经费,甚至有些县城一年收入都没办法填补财政漏洞的,还要想办法补贴一些过去。

  不过若是小县三年还没办法扭亏为盈,那么这个县令差不多就可以不必做了!

  对于世家出身的袁涣和陈瑀等人来说,这种预算模式显然有点针对性。毕竟这意味着今后财政情况很有可能会面对朝廷的直接监督,最终结果是朝廷能获得更多的税金,县官却没办法留下更多的钱财。

  有好处,那就是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