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八七章 亡羊补牢_锦衣风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该堡的命门,久而久之不得不减少驻堡兵力,弘治六年驻堡的士兵仅仅维持在两百人左右,这便给了鞑子以可乘之机;弘治七年正月,鞑子集结兵力袭击了新平堡,由于敌我太过悬殊,最终没能守住堡垒,长城隘口也被打开;但因鞑子也无法占据此堡,因为他们也同样会遇到补给的问题,出长城隘口便是大青山南麓,鞑子显然也不愿意派兵占据,这样敌我双方均觉该处乃是鸡肋之处,故而任其荒废至今。”

  正德恍然道:“原来如此,你要提的建议是否是跟着新平堡有关?”

  刘大夏道:“皇上圣明,这次皇上遇险,鞑子大军选择的便是该处,足见该处已成巨大隐患;臣建议修复新平堡恢复驻军,并修复长城,关闭隘口,让鞑子再无南下的通道,如此一来,蔚州北一线将永保安宁,再也不会发生皇上所经历的这些事了。”

  刘瑾冷笑道:“刘大人这话说的可让人费解,重建之后还不是会遇到救援和补给的困难么?到时候还不是重蹈弘治七年的覆辙?”

  刘大夏皱了皱眉头,刘瑾越来越肆无忌惮,朝廷奏议之事乃是外廷军务,他居然插话质询,实在是有些逾矩之嫌;但正德却丝毫不以为忤,点头道:“刘瑾说的对,这也是朕的疑问。”

  刘大夏道:“所以臣请求皇上下旨重修大同宣府之间的栈道,形成在蔚州北面的天成、新平、万安三堡相呼应的局面,便可解决救援和补给之困。”

  群臣纷纷点头,认为此举该行,正德问道:“各位觉得刘大夏的提议是否有理?”

  户部尚书顾佐忽道:“异想天开之举,刘大人又在故事重提了。”

  正德皱眉问道:“顾佐此言何意?”

  顾佐拱手道:“皇上,刘大夏在弘治十七年便提过此事,不过当时便被先皇否决了,此番又来提出此议,殊不知此事早有定论。”

  “哦?先帝为何否决此议?”

  “启奏皇上,天成和万全之间相隔崇山峻岭,修建可供兵马驰援和补给的大道简直就是笑话,所耗人力物力不计其数,先帝当时曾命人做过估算,光是打通山道便需动用十余万民夫耗费起码一年时间,其人力物力粗略估算要达到三百万两白银;我大明朝一年的赋税收入不过六百万两上下,难道举全国之力便是为了修建一条山道不成?”

  正德愕然道:“要花这么多银子么?这恐怕不成。”

  刘大夏怒道:“顾大人,此乃边防要务,干系社稷安危,一劳永逸长治久安之举,花些银子又有何妨?”

  顾佐拂然道:“站着说话不腰疼,我户部可没银子给你铺路,你要铺路自己想办法弄钱去;我大明上下官员,各处用度还都指望着每年的赋税呢,你兵部的事便是大事,别人的事都是小事不成?”

  刘大夏怒道:“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