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七四章 交锋_大明圣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只是两人宁肯这样一点点的绕来绕去,就是不肯直面根本。

  “如此,老臣没有问题了,老臣愿意向内府借这五百万两免息贷款,以辽东省未来的财政为抵押。”孙承宗活学活用,咬文嚼字的说着。第二七四章交锋

  “好,成交。”朱由校徒然一笑,抚掌道,“来,签个合同吧!”

  很快,刘若愚的笔锋下,一直合同书写出来,久在皇帝身边,这些东西他自然的学会了。当然,这是王承恩提醒的结果。

  “好!”签完合同,盖上总督大印后,孙承宗也不说话,只是深深的看了皇帝一样,便告辞而去。

  “真是高妙的设计,精深的谋算啊,如此年纪,竟已看透世事。”孙承宗临走前再次瞄了眼乾清宫,心中忍不住感叹。

  “这老狐狸的问题,直指核心啊,看来是看出来我的布置了。”朱由校也是感慨,不愧是这个时代最顶尖的人杰,几个问题下来,就将自己精心的布置莫个透彻。

  枪杆子里出政权。

  双方绕来绕去,其实都是这个意思,今天晚上进宫,彻底让孙承宗领教了一把什么叫万世之谋。朱由校的布置就是万世之谋,以军掌政,以财掌军,环环相扣之下,帝国大权就被他紧握其中。

  内阁,大都督府,内府,三足鼎立,只要这样的体制推行下去,从今以后,任何人都无法再行反叛之事。

  叹为观止,真是叹为观止。

  很快,冬至的夜晚默默过去,这场交锋除了起居郎外,没有任何人见证,不过这注定不是一场默默无闻的谈话,在这里面,圣皇天启的智慧初露端倪,他布局天下的气概也初步显现。

  在后世,这是一场不下于李卫公问对的伟大交谈,其中的政治智慧,让后世人不断钻研,并由此产生了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

  当然,这一切都是后话,此时还无人知晓。

  第二天,帝国日报火热销售,随着刘万举人的进京,帝国日报在京师的销量那是节节攀升,从来没有那个时候,京师聚集了如此多读书识字的人。

  冬至大朝会的情景,通过帝国日报迅速的传遍整个大明,很明显,作为日报的主编,杨涟的笔力自然是最强的,在他妙笔生花之下,整个大朝会的场景近乎活灵活现,让人身临其境,尤其是最后的番邦朝贡,更是让人看得热血沸腾。

  历来外藩入贡都被视作强盛的象征,而除了朝鲜外,大明很多年都没有接受其他国家的朝贡了,今次竟然有两个,登时令所有的文人士子振奋起来,只觉的大明中兴有望。

  哪怕是一直对朱由校正常怨怼不满的腐儒,面对如此场景,也说不出任何的酸话来,只能以皇帝贪图外藩贡物,不施赏赐来抨击,说他不符合国朝初年的朝贡政策。

  不过,在冬至之后,整个内阁并没有闲下来,而是开始了繁忙的工作,制定来年的预算和计划。

  冬至前年终审核,冬至后制定来年的预算,元宵后公布施行,这就是朱由校定下的规矩。冬至前后,就如同后世的两会一般,受到万众瞩目,天下人的关注。

  不论是上一年的成果,还是来年的计划,都是整个帝国上下的盛事。

  当然,今年六部的预算和计划可能要报废了,因为年后朱由校就要拆分所有部门了,他们的计划可能要重新做过。不过没关系,这次就当积累经验,过了年他们马上就要用到了。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