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9章 南北之敌_重生北魏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29章南北之敌

  高澄被高欢推出来当恶人,但他的手中还握着崔暹这面挡箭牌。

  任他漫天箭雨,统统射向崔暹便是,小高王自是岿然不动。

  了解了高澄的心意,崔季舒离开渤海王府的时候,整个人都是飘的。

  老侄子崔暹跃居考功曹郎中的那点不满,也早就烟消云散。

  世子的一番话,言犹在耳:宰辅不党,却不能没有人望。

  得罪人的事当然不能让他崔季舒去做。

  而崔暹最先得罪的不是高党勋贵,而是考功曹吏员。

  考功曹设立之初的目的是考核政绩,以作升贬。

  但随着停年格的推行,哪还需要这么麻烦,径直将官员名录翻开,按照资历升迁便是。

  也是这个原因,原本吏部六曹中最紧要的考功曹,反而最是清闲,又因为职权关系,油水也够。

  这么多年养尊处优,早就是人浮于事的状态。

  而崔暹任职考功曹郎中,第一项命令便是让吏员们整理官吏过往政绩,习惯了舒适圈的众人顿时遭了难,背后对他也多有议论。

  若光只是议论便也罢了,高澄就从来不惧人言,但偏偏还有人消极怠工磨蹭事。

  见微知著,高澄对于因停年格颁行多年来,元魏官场所形成的懒政风气,深感忧虑。

  当即授意崔暹在考功曹中狠抓典型,不用担心缺了人手。

  高澄往邺城一行,河北大小豪族塞给他的青年才俊数不胜数,身边并不缺能用之人。

  崔暹得到高澄吩咐,大力整顿考功曹风气,抓出几人将其开革,又有高澄派来的河北士人填补空缺,一番杀鸡儆猴后,众吏也明白了自己的处境。

  在随意可被替换的危险下,考功曹上下一改往日惫懒作风,个个满怀高度的热情,为大魏燃烧自己的光芒。

  通过对官员政绩整理,既有了往后官员升降依据,又严肃了考功曹内部作风。

  高澄很满意崔暹的作为,但这注定只是前菜,真正的考验还在正式推出新的官吏升迁标准。

  就在高澄为指定新的升迁标准而整日与幕僚商议的时候,来自晋阳的指示让他暂时放下了吏部,转而过问起外交。

  高欢授意由高澄组建使团,出使萧梁、柔然,分别与他们议和。

  先后铲除阻隔在山西与关东之间的纥豆陵伊利、以及刘蠡升势力,保障了粮道安全,高欢也开始着手他统一北地的进程。

  一个魏国,怎么能有两个朝廷。

  大魏忠良贺六浑绝不允许有野心家妄图分裂自己的祖国。

  而在此之前,自然要解决梁人与柔然的后顾之忧。

  其实在高澄看来,派遣使团结盟议和,并没有多少用处。

  柔然无信,寻利而来,得利而去。

  而对于南梁来说,萧衍太老了,暮气沉沉的他痴迷佛教,早就没了早年的锐意进取的心气。

  无论北方打成什么样,对他来说派去小股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