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百七十七章 亮剑:土地改革!_堡宗别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用户部上下一句广为流传的话来说:在广安帝陛下的“奢侈”开销下,户部国库里基本上就没有“过年”钱粮。

  当年的钱,当年基本上都要花光。

  所以说当下大明的盛世,恐怕也是历史上最强的盛世,别人家的盛世,国库里的铜钱串要堆积到发霉,麻线也要腐朽,可大明国库里的钱基本上年年光。

  好说不说,一个不断对外打仗的大明,还能有当下盛世风光,也是很奇葩。

  朱见济哈哈一笑,“说到底,还是赋税收的少了,所以户部没有底气,不过诸位卿家有没有想过,为何一个王朝到中后期,它的赋税都会慢慢减少,而到王朝末年,国库里甚至穷得叮当响?这里面的原因,大家是否愿意深究一番?”

  这话一出,满堂寂静。

  大家终于懂了。

  原来广安帝陛下在这里等着大家。

  陛下这是在试探大家对于土地改革的态度:任何一个王朝,大宋除外,约到后面越穷的原因,其实只有一个。

  土地兼并。

  国家的土地兼并到了不需要缴纳赋税的权贵、士绅手中。

  而需要叫赋税的百姓却没有田地,只能租种。

  种出来的粮食,大部分又作为佃租被权贵、士绅所得,换言之,他们是薅羊毛,薅国家的羊毛,所以自科举盛行以来,读书人趋之若鹜。

  只要有了功名,哪怕不能一二甲中第,只要是个举人,就能富贵余生。

  就算你出身贫寒得不能再贫寒,也能一举而逆天改命。

  因为地主手中的土地太多了,为了少缴赋税,他们就会去找那些中举的本地士子,把土地挂到他们的名下以此来避税。

  而新中举的读书人,名人是可以挂不少田地的。

  当然,不是白挂。

  地主也需要付出一点代价,比如送钱送田给举人,又或者是从每年的收租中,拿出一部分来支付给举人,大家共赢。

  而有了举人的名额额度,地主权贵集团,又能继续购买、抢夺更多的田地在手中,如此愈演愈烈,土地兼并也越来越严重。

  最终属于百姓,可供国家收取赋税的田地就越来越少。

  在这些骚操作下,国库能收到钱才怪。

  群臣心里雪亮。

  几年前,陛下更登基没多久,就透露要土地改革的意思——所谓土地改革,其实就解决土地兼并的问题,以此丰饶国库。

  但大家没想到陛下竟然真的要付诸行动。

  这可不是一般的工业改革。

  是要牵扯整个大明利益集团的既得利益的大事,换言之,陛下是要一个人和整个大明的上层建筑作对,哪怕作为天子,这也会很难很难。

  嗯,也不是整个上层建筑。

  至少杭氏外戚、白氏外戚已经吕氏外戚,加上吴太后那一脉的吴氏外戚,在这件事上,应该是会支持广安帝陛下的。

  尤其是杭氏外戚。

  毕竟当年广安帝陛下没钱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