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6章 七日战争_万岁约阿希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苏格兰南部,埃尔斯登要塞。

  咚!咚!咚!

  巨大的爆炸声以极高的频度传来,即便是遥遥观战的德国军官们也感觉自己的耳膜和心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为了攻克埃尔斯登要塞而经过调整的航空穿甲弹,每一枚都填充了400多公斤的硝酸化合物,威力是一条533毫米鱼雷的倍。在延时引信的作用下,它们会在贯穿一定厚度的防御工事后方才发生爆炸。

  守军的防空炮火持续不断,埃尔斯登要塞各处都渐渐升起了来自炮膛的灰黑色硝烟,成团成群宛若雾天的烟云。盘旋、尖啸、爬升的轰炸机,不断有折翼者悲哀地坠落,然而这并没有造成拥挤混乱的空中景象。联军飞行员们沉着镇定地按照预先安排,每三架为一组,一个中队为一群,水银泻地般华丽地俯冲、投弹、拉起。短短几分钟的时间内,偌大的埃尔斯登要塞便笼罩在黑色硝烟与灰色烟尘混杂的尘雾之中,那些翻腾着升入刚空的烟柱,最终竟能够达到上千米的高度而不消散……

  在险些引发战争的“巴域危机”发生之前,埃尔斯登只不过是个普普通通的苏格兰城镇,但在那场危机结束后,苏格兰全境各处开始大规模修建军事设施。短短三年间,埃尔斯登变成了一个现代化的军事要塞,除了苏格兰军方的努力,还受益于日本和意大利的积极援助——日本军方为要塞的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持,另有600多名日本工人和超过4500名不明身份的亚洲劳工直接参与建设,意大利财团认购了苏格兰政府折合2亿马克的特别建设债券,而意大利三大兵工厂先后为苏格兰人生产了数十门大口径重炮和数以百计的新型防空炮。在新联合王国和奥匈帝国联手扫荡北意大利之前,军界普遍认为这种具备三防能力的大型现代化要塞是难以被攻破的,苏格兰人亦将南部的埃尔斯登和西部的登洛普要塞列为边境防线的战略支撑点……

  在意大利战场上吃茶风云的IK-43型战术轰炸机,这次毫不意外地出现在了联军出征苏格兰的阵容里。

  当IK-43两两一组,从超过4000米高度投射制导炸弹时,联军的战术安排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一波猛烈轰炸摧毁了不少露天高炮战位,弥漫视线的烟尘严重影响了剩余苏格兰军炮手们的准头,而对于从高处往下看的轰炸机投弹手们来说,这就像是将炸弹扔进一个大圈的内环,无差别轰炸的难度其实一点都不大!

  头三轮轰炸之后,整个埃尔斯登要塞再也看不到一面飘扬的苏格兰战旗。隔岸观火的美国、西班牙、奥匈帝国军官们,对于这样的攻击叹为观止,要知道在新奥意三国战争中从未出现过如此威力惊人的航空炸弹和震人心魄的攻击场面!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