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1章 国风的出路_巨星调教指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二人身为业界泰斗,自然要义不容辞地挑起来。

  然而两人这些年带过的弟子也不少,却没一个能让他们满意的。

  这些弟子,要么就是只能老老实实地弹奏前人的谱子,没有一点创新。

  要么就是虽然创新了,但东西根本没法听。

  以至于到如今,像《秦赋》这种国家级的大制作,都还需要他们两个老头子亲自操刀来做配乐,国内年轻一代中,竟没有一个能挑大梁的。

  曲高和寡,这四个字的意思,也只有这两人体会得最为深刻。

  所谓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华流的,才是最屌的。

  两个老头毕生都这样认为,也用尽毕生,在践行这点。

  他们也的确取得了成就,甚至多次震惊了世界,获得了广泛的赞誉。

  例如这次《秦赋》的配乐《鸣》,就登上了权威的《亚洲音乐周刊》,引起了全亚洲的巨大关注。

  然而仅凭两个老头熬着夜,拼着命点亮的闪光,根本不足以呈燎原之势。

  反倒是老外在赞叹华夏乐的神奇时,又引发了一轮对华夏音乐人的嘲笑。

  《亚洲音乐周刊》在盛赞《鸣》之后,结尾是这样的写的。

  “而让人叹惜的是,如今华夏的音乐人,似乎是站在他们祖先肩膀上矮子,他们的视线,永远超不过他们祖先的手,所能触及的距离。”

  意思就是,华夏音乐人空守着祖先的宝藏,却不懂得如何挖掘、利用、推广。

  话说得很刻薄,但是范、文二人却只能忍气吞声,无法反驳。

  没办法,如今华语乐坛全部都照搬西方、霓虹、高丽那套,又有几个人在认真研究传统乐,在研究国风?

  此前范、文二人达成过一个共识,那就是要想推广华夏传统乐理,就必须顺应形势,将其融入到流行乐,乃至电影、电视剧的配乐之中。

  但除了他们,真没几个人有那种从传统乐中汲取灵感,然后再原创出国风通俗乐,获得更大传播力的能力!

  而现在,他们终于找到了一个!

  这首《刀剑如梦》,在他们看来,简直就是传统乐与流行乐结合的典范。

  是国风歌曲的全新尝试。

  而它还只是毛坯!只是古琴的独奏!

  如果精心编曲,融入横笛、琵琶等等元素,他们百分百确定,这歌一定能传唱,能成为经典!

  甚至,现在两人的脑海里,就已经各自有一套编曲了!

  这样的人才,他们怎么可能不想收为徒弟,怎么可能不想悉心培养?

  这样的年轻人,他们怎么可能不想把毕生所学,统统传授给他?

  饿久了,体面就比不过白面了。

  秦艺现在就是这团白面,让范长青和文三行,把脸不脸的彻底扔到了一边。

  “文三狗,你品行不正有什么资格为人师表?你年轻时偷看你嫂嫂洗澡的事,要不要我细说下?”

  “我呸,这是污蔑!范长青,当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