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四十八章 再赴东平岛_天策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十几天之后,经过军部兵备司司丞张白圭和研发司司丞杨立本的精挑细选,二人最终从兵部下发的准样图中选出了二十多种兵备样式,至于其他的兵备样式,二人则是全都看不上眼。

  这些挑选出来的兵备样式中,大部分都是天策军各部已经装备的,不过准样图中的样式比天策军装备的兵备要精良一些,所以军部便准备依样改进一下。

  剩下的一些兵备,则是天策军没有装备过的兵备,这些兵备无一例外都不是进攻性的武器,而是后勤、防护一类的兵备,虽然无法提升天策军将士的战力,但是可以最大程度的让将士们安心奋战、保障后方。

  刘君韬拿到兵部兵备司、研发司联合呈报的兵备改良计划之后,当即确认同意,并且让兵部尽快照准施行。

  张白圭和杨立本也是已经提前调集了一些人手,待到商部拨付钱粮之后,便可以立即让兵备司下属的各处兵仗局开始依样打造。

  刘君韬按照军部给出的计划,估计四个月之后,天策军各部将士便可以陆续装备这些改良后的兵备了。

  几天之后,情报部部长刘子安也是急匆匆的赶到总兵府,向刘君韬汇报道:“总镇,商部那边已经收购了八艘海船,经过军部兵备司的改装之后,已经全部移交给东平岛的冯祥了,一同移交的还有十门火炮、五名炮手,以及两百发炮弹!”

  刘君韬闻言问道:“那八艘海船都是什么样式?大小如何?”

  对于明代的造船业,刘君韬也是深有了解的,在穿越之前就非常感兴趣,所以涉猎的历史资料很多,毕竟在中国历史上,明代可是发生了一个前无古人的大事件:郑和下西洋!

  刘君韬甚至认为,明代是中国古代造船业的顶峰,就算是在当时的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的存在!

  即便是到了现在下西洋已经被朝廷停止,大明的造船工场也是遍布于全国滨江沿海各地,尤以江苏、福建、湖广、浙江等地最为发达。

  这些造船工场除民办的以外,还有官办的,而且规模更大、技术更为先进。

  刘君韬记得在洪武二十六年的时候,朝廷曾经规定“如或新造海运船只,须要量度产木、水便地方差人打造。”

  根据这个原则,大明各地出现了一大批官办船厂,其中最大的有南京的龙江船厂、苏北的清船厂、山东的清河船厂、福建的台南船厂和东北的吉林船厂。

  此番商部筹集的八艘海船便是从山东的清河船厂订购的,当然是商部出面,由几名普

  通商贾代为订购的,山东镇是无法出面的,毕竟要避嫌。

  这些官办的船厂规模大,组织严密,工种齐全。如龙江船厂,隶属工部都水司,占地八千一百亩。厂设工部分司,掌管督察,提举司,负责造船业努,指挥厅,指挥生产。该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