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7章_蝶舞大唐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正是这些内部纷争的存在,使处于独尊地位的儒学仍有可能获得某种发展。而《五经正义》的出现却使得儒学连内部的纷争了失去了,儒学完成了自己的大一统。朝廷又将《五经正义》和科举挂勾,定《五经正义》为科举必考科目,这更使其成为一种范本,一种权威。同时却也使刚获得大一统的儒学彻底沦落为士子入仕,寻求功名利禄的工具。现在放眼看去,因是朝廷科举所必备,上行下效,儒风大振,满天下一片儒冠赫然,似乎儒学已取得了莫大的发展,可今天诸儒的素质与先贤相比却是如萤虫之与朝阳,不可同日而语。依老夫看来,儒学现在已在独自尊大中止步不前,将来很可能失去其应有活力,变成僵化的教条。”

  谢贤古一番论述,在理有据,让我不由大为佩服,赞道:“谢师真是眼光独到,若非谢师点拨,学生是万看不到这些的。

  谢贤古笑道:“不是你看不到,而是你听从外面大家的言论,根本就没往这方面想。不过林生,我教你这些,你只可在心里明白,将来应试时万不可拿出来卖弄,否则定会将你的仕途前程毁掉。”

  我点头道:“学生明白,定会听从谢师教导的。”

  “林生你的问题怎么都围绕着《五经正义》?《臣轨》你不曾读吗?”谢贤古奇怪的问道。

  我犹豫着答道:“学生读了,也体会出谢师你对这本书同样有些看法,觉得似乎不宜拿来讨论。”

  谢贤古听了,稍稍一愣,随即明白了我的意思,呵呵笑道:“林生你很聪明,看来你已经把臣轨读透了。以你这份才智,只要不出差错,将来成就应不在元之之下。”

  我忙自谦道:“谢师过奖了,姚大师兄早已进入中枢,身居相位,学生安敢与之相比?”我知道谢贤古刚才夸我的才智指的是我的政治嗅觉而言。那《臣轨》是当今则天女皇为皇后时为扩大自己的政治影响而命人编定。后来以《臣轨》代替老子李耳的《道德经》成为科举选仕的必考科目,更是标志着以武周代李唐的先声。谢贤古让我读《臣轨》,又这样问我,明显是测试我能否看透此书背后的政治背景。而我明知他对这本敏感的书不满,又岂能再和他讨论此书,使他说出违禁之言?他是经历过武周初年恐怖政治的人,自然明白我的心意。

  “他当年也是从你现在这样起步的,林生你何必妄自菲薄?”谢贤古对我的谦虚不以为然接着不等我接话站起身道:“好了,不说这些了,老夫有好久没写过字了,想写几个字。”

  我忙识趣的起身去给他研墨,他自摊开一张白纸,将狼毫蘸满墨汁后微一思索,即凝神开势,躬身落笔。狼毫在洁白的素纸上划出一道道苍劲的线条。两行奇崛的字迹显露出来:“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