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5章 治戎_蜀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5章治戎

  翌日,卯时。

  五更便造饭而食军士,缓缓启程。

  一身甲胄的天子刘禅,被关兴等人拥簇在中军,归成都而去。

  亦然频频回首而顾,直至眼眸中那伫立于军营送别的身影,被雄峻的山峦遮住,方叹息一声专注赶路。

  亦步亦趋于侧的董允见了,不由探首过来,轻声劝慰道。

  “刘君,子瑾滞留此地署事,至多不过旬日。待其归成都后,刘君若得闲暇,再召之坐谈便是。”

  嗯,十数日的相处,他心中已然推翻了,之前劝天子莫频召郑璞入宫的谏言。

  不料,天子反而微摇首,叹息道,“唉,此乃休昭不明之处也。”

  我有何不明之处?

  莫非,昨夜子瑾与天子私谈,尚有提及别事邪?

  脚步一顿,董允扬眉而诧,却见天子步履不停,已先前数步之远。连忙趋步赶上,低语试言而问,“允愚钝,不知刘君方才之言,何解邪?”

  然,天子却没有作答,乃是反问道,“休昭,你观子瑾为人如何?”

  闻问,董允不由神情一僵。

  评价他人,乃慎言之事,他委实被问得措不及防。

  然而天子发问,他又不好不答。

  是故,略作沉吟后,他便取了折中之论,“允与子瑾相处时日不多,仅能泛泛而谈,还望刘君莫见怪。嗯,允观子瑾,所言所行不拘泥礼法,常有发人深省之论;任职署事不惜自身,只求为国裨益,不负丞相器异也。”

  “休昭之言,深得我心。”

  听罢,天子怅然而叹,“子瑾每每所言,令我颇有所益,便有请相父改子瑾职入宫禁之心,期他与休昭共规劝得失于我。不想,昨夜与之闲谈时,我以言试之,他却婉言而拒。”

  竟回绝天子之意?

  董允眸微睁大,满脸诧讶。

  而天子此时,亦侧头而顾,眉目间颇有失落,“子瑾先取班彪《王命论》之言,‘盖在高祖,其兴也有五:一曰帝尧之功裔,二曰体貌多奇异,三曰神武有征应,四曰宽明而仁恕,五曰知人善任使’谓我,再劝勉我当效仿高祖之风。”

  呃

  这次,董允听罢,便了然。

  郑璞所学所长,乃是筹画之道,其志亦然是随军征伐。

  因而以“知人善任使”谏劝,隐晦言自身不想任宫禁近臣,并请天子能全其志。

  只不过,断然回绝天子之意,似是亦不妥。

  董允心忖片刻,有心为其周全一二,便轻声说道,“刘君,丞相曾言子瑾性情颇刚,今不遂刘君之意,亦是他心怀报国之志,并非.”

  规劝之言,尚未叙完,便被天子抬手打断,“休昭不必赘言,子瑾报国之心,我自是知的。有所叹,不过一时感怀罢了。”

  如此,最好。

  心中轻舒一口气,董允含笑而赞,“刘君宅心仁厚,不以己念,而全臣下之志,已然俱先帝之风也。”

  “呵~~~~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