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一章 寻访烈士_穿越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以想办法看到。

  1970年末的翠微山之战在正式的解放军抗苏战史上并没有只言片语的介绍,同样,苏联方面也没有相应记录,双方都不约而同的保持了沉默,这是一件很蹊跷上的事情。

  党爱国从淮江大队的史料入手,在电脑上查阅了近江市档案馆关于抗苏战争的全部相关资料,李卫东确有其人,淮江大队也是在历史上存在过的,但是记录语焉不详,只有轻飘飘的一句话:在苏军围剿中牺牲过半,后并入大青山敌后游击支队。

  史料上没有这次所谓“围剿战”的记载,也没有李卫东战死沙场的记载,这说明李卫东很可能没有死在翠微山上,党爱国采取了最笨也是最靠谱的办法,委托市局办公室副主任吴冬青通过户籍系统查本市所有叫李卫东的七十岁以上男子,但是一番查找后,并无条件符合的人员。

  吴冬青是一名有着丰富经验的刑侦专家,民间调查力量需要花费半年时间的事儿,他只需要半小时就能搞定,据他分析,李卫东曾经参加过抗苏战争,但是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中俄趋向友好,这场战争虽然只过去了四十七年,但已经被史学家们称为“被遗忘的战争”,表现抗诉战争的电影和小说也大多被禁,而当年参加过战争的军人们,因为补贴问题也成了政府维稳的对象,李卫东如果活着,很可能就在这批人之中。

  于是他开始调查维稳群体,调阅了全部名单,甚至走访了一些老人之后,依然没有李卫东的下落。

  吴冬青又从民政局的退伍伤残军人名册上着手,依然没有任何结果,忙和了一天无功而返,晚上回到家,闲着没事躺在床上刷微博,看到一则帖子,某民间慈善志愿者组织去抗苏老战士家里慰问,送米送油什么的,而且提到这名伤残老战士卧床多年,不向国家伸手云云。

  直觉告诉吴冬青,这个人很可能就是李卫东,他立刻设法联系到了志愿者组织,得知此人确实姓李,但是名字不叫李卫东,而是李卫华。

  一字之差,八九不离十,吴冬青连夜返回办公室,上公安内网查这个李卫华的档案,年龄是符合的,未服过兵役,却有服刑记载,1972年,李卫华被近江人民法院以苏联特务的罪名判刑十年,1979年,李卫华减刑出狱。

  记录很少,只有短短几行字,却浓缩了一个人悲剧的几十年,吴冬青将档案给党爱国发过去,关上电脑,一声长叹。

  ……

  近江市南郊,城乡结合部,一排底矮的平房,墙壁烟熏火燎,院子里堆满杂物,这就是李卫华老人的家。

  一辆不起眼的碧莲客车停在远处,党爱国带着刘彦直在吴冬青的陪伴下走进来,吴主任今天特地穿了警服,他知道社会底层人士对制服的敬畏和信赖,交流会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