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5章 二姨给你撑腰!_汉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错,博览群书,过目不忘,对儒生没什么好感,可是对那些儒家典籍和圣人的微言大义,却又十分熟稔,张口就来。

  用他自己的话说,之所以背诵那些儒家典籍,就是为了骂人,简直就是一个哈怂。

  经过一番引经据典、逻辑推理,张安世很快就整理出“杨氏饭桌”上的三大礼仪、八个规矩。

  杨川过目后,觉得还挺有意思的,便随口将其命名为‘杨氏饮食文化’。

  三大礼仪,无外乎饭前洗手、饭后漱口、尊老爱幼;

  八个规矩就比较细致,约莫就是将孔夫子的一些‘美食文化’与杨川的一些‘饮食文化’相结合,总结、归纳出八条规定——

  食不熟,不吃;水不开,不喝;食物变质,不吃;隔夜的菜蔬,不吃;不加调料,不吃;来路不明的食物,不吃;长相丑陋的食物,不吃……

  嗯,差不多就行了。

  有的人是为了吃饭而活着,有的人活着是为了吃饭,人生百态,各取所需,杨川管不了那么多屁事,无非就是想着让汉帝国的饭食干净一点,讲究一点,别动不动吃出一个萨尔斯什么的,把他这个厨子给连累了。

  对于杨氏饮食文化的‘三大礼仪、八个规矩’,董仲舒几次欲言又止,终究还是没敢开口挑刺。

  在杨川家蹭饭的这段时间,老贼其实一直都在暗暗观察着,捉摸着,思忖着,似乎想要寻到杨川的‘小把柄’。

  结果,自然是越看越生气,偏生还不敢当场发作出来,就很是憋了半肚子的闷气……

  ……

  如此这般,又过了七八日,关中一带又落了一场大雪。

  这一场大雪下的好!

  只见得天地苍茫,山河雄壮;昨日的北风扬雪后,便是一夜的静默,大清早起来,鹅毛大雪不知什么时候已然停下,一轮红日升起了三杆子高,绽放无尽的光芒,华美、静谧而端严。

  曾经的黄泥官道,几不可寻。

  唯一的标识,便是当初在修筑道路时,顺手在道路旁边插下的两行杨柳树,歪歪扭扭的不像样子,如今却成了唯一的‘路标’,不至于让行人迷了路。

  长安城通往杨氏封地的路上,一行人逶迤而行,队伍绵延不绝,差不多有三五里。

  两百骑兵甲衣鲜明,头盔之上,一蓬火红的丝绦穗子,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亮瞎了天空飞过的鸟。

  此外,还有二三百人,就比较繁杂了。

  有绣衣使者骑在马背上一言不发,目如鹰隼,虽不曾左右顾盼,却应该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有身穿黑色礼服的谒者、宦官、宫人,也保持着他们该有的静默;

  车驾十七八,为首者,平平无奇,唯一令人心生敬畏者,还是其上的那一顶华盖。

  不用细看。

  关中一带的百姓人,差不多都能一眼看出,这是大汉长公主殿下的车架仪仗,在这般大雪初晴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