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二百九十一章 燃眉之急_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次政事堂临时会议。

  李林甫因身体缘故没有来参见,杨国忠、张筠、陈希烈、韦见素、杨慎衿和刚刚升为相国的王珙以及新储君李豫等人参加了这次会议。

  这次战役的另一名主要人物,安西节度使李庆安已经派人去叫了,应该很快就会到来,在具体谈军务之前,李隆基关心的是朝廷的钱粮能否支撑这次战役,根据哥舒翰的计划,这次战役将调河西及陇右共十五万大军参战,另外,李庆安也承诺将调五万安西军配合陇右军的作战,这样就是二十万大军,原定是深秋十月开战,但由于李庆安异议和高原特殊的气候,作战计划便提前到了七月,作战期约三个月时间,这样便需要调粮一百万石,其中七十万石供应陇右,三十万石调往安西,再考虑到路上运输消耗,朝廷至少需要筹集粮食一百二十万石,以及军饷、兵器、帐篷、草料等大量军需物资,此李庆安还提出了五万担茶叶的要求,这是因为安西军军粮不足时,便以牛羊为主食,军中急需茶叶。

  这时,李庆安也赶到了,他悄而无声地站在队列中,听取各个重臣的意见,杨国忠作为太府寺卿,掌管储存钱粮的太仓和左藏,他正在解释粮食的筹备情况。

  “陛下,臣昨天下午仔细盘查太仓及关中各大粮库的存粮,共合计出粮食六十万石,考虑到春天河东灾民会大量涌入关中,那最多只能拿出四十万石粮食。”

  “杨尚书,你这五十万石粮食哪里够用?”

  哥舒翰忍不住打断了杨国忠的话,怒道:“我按一百万石做计划已经是最低的要求了,吐蕃高原的情况你是不了解,道路艰险,体力消耗极大,如果遇到恶劣天气,这场战役极可能还向后推迟,那时没有军粮跟上,十几万大军就将陷入饥饿之中,如果一旦因粮食断绝造成全军溃败,吐蕃军就将长驱直入,那时不但河湟尽失,吐蕃军还会打进陇右,那时谁来保护你杨尚书的万贯家产?”

  哥舒翰这两天心中着实憋了一肚子的气,昨天朝会他一无所获,不仅郡王的封号遥不可及,甚至连普通的封赏都没有,去年他可是嬴了一系列的胜利,可李隆基视似乎而不见,令哥舒翰着实郁闷,直到昨天晚上,他的幕僚高适从一个兵部的官员中得到了真相,他在吐蕃的军报竟被时任兵部右侍郎的令狐飞重新改写,尽管内容不错,但高适那些华丽的辞藻和费尽心机写出的战争场面统统没有了,比如‘将军百战死,士兵不惜头’,这些令人激动的句子都没有了,只有阵亡多少,伤多少,杀敌多少等等干巴巴的数据,而且也把高适刻意用惨烈语句来修饰的唐军阵亡过多的情况给写实了,这样,就使他的军报大失光彩,李隆基自然也没有了兴趣,最后的结果就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