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72章 代言邀约_这个华娱圈,有点奇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72章代言邀约

  回到工作日之后,9月7日《那些年》单日票房陡然降到了1.03亿。

  而到了9月8日,票房更是连着跌破两关,直接降到了8412万。

  这个跌幅让人大吃一惊,网络上开始冒出各种冷嘲热讽的唱衰声音,影迷和粉丝也开始奋力反击,双方吵成一团。

  然而杨睿本人却是淡定之极,因为这一切早就在意料之中。

  诚实地说,《那些年》现在的票房成绩不但出乎了外界的意料,同样也已经超出了他和公司的预期目标。

  原本他定下的目标,就是朝着十亿去努力,能完成更好,完成不了也正常,

  因为这部影片的DNA,就决定了它的上限高不了。

  这种题材的受众群本来就有限,如果不是恰好有刘舟事件出圈引发的推波助澜,以及恰好迎合了“催爱促生”的ZZZQ议题上官媒露了脸,根本不可能会有现在的话题热度。

  再加上和鸿蒙天衣无缝的互动合作相互反哺人气,这才有了现在的票房成绩。

  这几个因素相辅相成,缺少任何一环都到不了现在的高度。

  但这本质上也是个杀鸡取卵的过程,短时间内榨干了所有潜在的观影潜力。

  再加上这部片子的剧情结构本来就简单,和《石头》那种值得N刷解构的片子不同,这就是一次性的快消电影,基本不具备多刷的潜力。

  所以一旦这波爆炸式的热潮过去之后,断崖式的下跌就是可以预见的事情。

  但……除了那些犯了红眼病的疯子,会有人觉得这是失败吗?

  总票房已经累计破十五亿,剩下的时间里就算小鸡啄米也能啄个好几亿,十有八九还能踉踉跄跄爬上20亿的门槛……

  成本不过八千万的电影,这是多少倍的投资回报率?

  不少资深老导演看着这个数字,眼睛都快喷火了。

  他们拍了一辈子的电影,都没弄出过这么大的动静啊!

  而一手缔造这个奇迹的杨睿,仅仅只用了一年多时间就进入了40亿俱乐部……

  这个成就,不仅前无古人,甚至很可能后无来者!

  而仅仅就只是这两部电影的分红,就足以让杨睿的个人资产再增加个几千万。

  如果再加上未经证实的星晴原始股……已经没法算了。

  除了那些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二代,还有谁能在这个年纪比杨睿更牛?

  不少两眼冒光的“仙女”们,已经开始兴奋地制定攻略了,誓要拿下这个前途无量的超级高富帅!

  网络上,也开始冒出无数吹捧杨睿的文章和帖子,其中不少作者和公众号以前还跟风嘲讽过杨睿,但这会儿叼起飞盘来一点也不害臊。

  和热度比起来,节操和廉耻算什么东西?

  你说什么,合订本?

  那东西有流量吗?能兑现收益吗?

  不能?

  那你说个勾八!

  外面到处都是彩虹屁,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