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93章 私铸铜钱_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饶附近铜矿藏量全国第一,号称亚州第一的德兴铜矿场,在南宋时也在开挖,但受限于此时的技术和设备,巅峰期产量还不如信州矿场。

  信州矿场在上饶铅山,后世又叫永平铜矿场,铜矿质量非常好,是国内第二大露矿场,开采极为方便,同时还产出铁矿、铅矿。

  唐升元四年,朝廷在永平西三里处建立铅山场,大量开采观音石地区丰富的铜、铅矿藏。

  到北宋立国后的几十年间,每十几万人在此开采。

  就因为一百多年没有涨价,最终一度导致矿产的罢弃,要不是秦卓重新买入,这矿几乎成为废矿。

  十月二十日,赵与芮在呐口镇江边上,遇到了在慈候的秦卓。

  呐口镇横穿信江,朝廷在此购买的铜料,沿信江送到永平监,铸成铜钱。

  两人骑马在河边,众人远远在身后,江面上船只如云,商贯丛多,但却几乎没有几艘运铜料的船。

  秦卓指着身后可见的铅山道:“我大宋铸钱的有四监,饶州永平监、江州永宁监、江东池州永丰监、福建建州丰国监。”

  “其中,饶州永平监为全国四大钱监之首。以前有280多艘大船只专门供饶州府永平监铸钱用,但在绍兴之后,再不看到慈盛况,如今每也就十几艘船,江面上这些,都是其他商船。”

  信江横贯江西东和西,东连鄱阳湖,来往商贯众多,所以他们看到了大量的船。

  赵与芮这时已经大概明白了南宋铸钱和铜矿的运营,他问:“巅峰期这里铸钱几何?”

  秦卓道:“元丰年间,永平监铸钱年产量高达161.5万缗,为历史最高纪录。”

  按当时的市价,仅用面值一文计,相当于一百六十万两白银,如果有二文三文面值的,则价更高。

  当时元丰三年为整个两宋的巅峰,年铸币五百零六万缗,之后就每况日下。

  赵与芮左右看看,身后的人距离较远,便沉声道:“是不是我们卖多少铜料,朝廷收购多少?”

  “按常理是如此。”

  “如果我们炼到一千万斤,只卖五百万斤呢?”

  秦卓愣了下,片刻后问:“先要交给官府三成,然后还有七百万斤才是卖的,”

  所以如果只想卖五百万斤,那就不能明挖到一千万斤,因为官府还有分成。

  “那要让场监官吏成为自己人才校”秦卓道。

  “这事好办。”赵与芮知道秦卓也曾在这里私铸铜钱,但利润也不高,估计是管理问题。

  “现在私铸铜钱的事多不多?能赚多少?”

  秦卓神情一震,心想沂王真是胆大,果然要私铸铜钱,便道:“到处都是,能不能赚钱,主要看管理和工艺。”

  民间铸钱,历朝历代都有,确实不好管控,而且现在南宋时期更乱,私铸钱的不要太多。

  此时南宋各地非常混乱,金国,蒙古,西夏,南宋,边界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