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03章 猪羊下祭_我的乡村不可能是这样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样一次祭礼真得要花上不少钱,对于很多人家都是负担。

  而且这猪跟羊还不能太小,小了别人会有话说。

  也不能不做,不做的话别人就不单单是说小话,传出去都是骂名。

  以后家里的儿子姑娘说亲找人家的时候,口碑名声都会受影响。

  农村人就是这样,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很多人都丝毫不管别人当事人的家庭条件,只顾着自己看热闹说风凉话。

  所以那些笑话别人的人,等轮到他们的那一天,他们也只能咬牙硬上。

  而作为女儿女婿,要去守灵送行,这些都是该做的。

  可是动不动上猪羊祭,这样祭那样祭的说法。

  张安觉得这多少是有些道德绑架。

  虽然按照本地的习俗,女儿女婿家那边来送祭,外家这边必须要打发回去。

  以前倒是还对等,但后来慢慢的就变了。

  打发是打发了,可就跟那种几十万的彩礼,嫁妆却是十几床被子一样的方式,给伱个名头。

  可能有少数人家,郞舅关系处的比较和谐。

  或者是家里还有一个比较公正的老人做主的人家。

  等到老人的事情办完,会按照物价给来送祭的姑爷一家原价打发回去。

  但这样的人家非常少,张安基本没见过几家,有时候能有一半就非常不错了。

  大多数情况都是给你几床被子或者其它的东西,你就回去吧。

  而老人留下的一切家产、还有葬礼收来的礼金。

  大多数情况下,一分钱没有女儿女婿家的。

  因为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这些东西,办完老人的身后事之后,基本是几个儿子平分。

  这会儿每家都四五个儿子,老人一走之后,他们为了争家产还能拼个你死我活。

  所以怎么会舍得分出钱来打发呢,多数人都是留着自己多分点。

  对于条件好点的人家,这点东西可能不算什么。

  但对于一般人家或者是条件不太好的那种家庭。

  这一头猪一头羊弄下来,说不定就把家里的积蓄榨干了。

  对于这样的事情,张安是深有体会。

  后世张安的外婆去世之前,心里就念叨着张安一家人。

  因为这么多年来,他们家那边对姑爷一家实在是有些过分。

  所以老人临走前,借着回光返照的时间,当着村里一众老辈的面。

  让他们见证,不许王芳和张建国去给她送祭,她不需要那个过场。

  而且按照两家人的情况,姑爷一家来送祭,最后怕是被子都弄不了一床回去。

  有了老人的遗言,谁也不敢放肆,毕竟那么多老辈见证呢。

  所以张安那几个舅舅,把这事一直憋在心里。

  过了两三年,张安的外公也油尽灯枯。

  可不知道是这老头子自己犟,还是几个儿子在他耳朵边吹风。

  因为他们家这些人,就以张安的外公为首,带着张安那几个舅舅,一直看张建国不入眼。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