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九十章 只能以七尺之躯许国_朕真的不务正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朕真的不务正业正文卷第三百九十章只能以七尺之躯许国大明北方的宗族文化并不严重,和南方动不动就能追溯到汉唐的宗族相比,都是小巫见大巫,居住在北方的人,多少难以想象南方宗族碰撞之间的烈度,刀枪剑戟、火铳甲胄,无所不有,打起来,是让各地巡抚都头疼的大事。

  北方宗族文化,在漫长的边境冲突中,因为连年战祸,消失殆尽,但凡有点家底的,早就跑到南方定居去了,对于穷民苦力而言,迁徙就是一场前途未卜的亡命之旅,但是对于世家大族而言,迁徙不是什么大的问题。

  比如王崇古、王崇义等等晋商,都在扬州购置了规模不等的田产和宅院,就是为了方便北方有变时,好南下避祸,西晋两帝被俘,东晋建立时有衣冠南渡,北宋两帝被俘,南宋建立时,有泥马渡江,两次大的南迁,也阻断了北方宗族文化的发展。

  熊廷弼是个标准的放牛娃,他是穷民苦力,按理说,在他考中举人、进士之前,不应该进入大明皇帝的视线之中。

  此时的熊廷弼带甲站在皇帝的面前奏对,这是个很危险的举动,一般而言,穿戴甲胄见皇帝有谋反的嫌疑,汉朝开国元勋周勃,就带着甲胄见汉文帝,被抓起来,好一顿的调查。

  但纠仪官们也只是警惕,而不是上前将熊廷弼摁倒,因为熊廷弼穿的是潞王的五章铁浑甲。

  “万历四年时候,潘巡抚招募乡勇抓捕流寇,臣有武力,故应诏抓捕山贼流寇,成为了弓兵,因为有勇力,被送往了京师参加了京营的遴选,又因为年纪小,被送往了京营的学堂,后来,就是潞王殿下遴选排练,臣在臣这个年纪没有对手。”熊廷弼简要的诉说了一下自己入京的情况。

  大明各地的巡检司,除了九品巡检之外,其余弓兵都是吃赏金的,抓到足额的山贼流寇,可以补贴家用。

  熊廷弼少有勇力,以抓捕山贼流寇为生,京营也是要进行更替的,所以,远在江夏的熊廷弼就被选上了。

  简而言之,就是万历严选,让熊廷弼出现在京堂,甚至成为了潞王的陪练。

  熊廷弼的一生最高光的时候,在辽东时和东夷女真为敌,在萨尔浒之战,老奴酋努尔哈赤战胜了大明军,大明大溃败,熊廷弼依旧坚决抵抗了三年,朝中东林党和阉党斗得你死我活,把熊廷弼给罢免了,这一调走,老奴酋努尔哈赤便马上占领了辽阳。

  熊廷弼是因为党争被罢免的,而不是‘丧师误国、假病欺君’,这是经过天启皇帝亲自认定过的,深居九重的天启皇帝专门给熊廷弼下了道圣旨,站在皇帝的身份上,给熊廷弼认了个错。

  敕谕兵部右侍郎熊廷弼:朕惟卿经略辽东三载,威慑夷虏,力保危城,后以播煽流言,科道官风闻斗论敕下部议,大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