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_残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

  福冈县板付基地,日本航空自卫队的防空战斗指挥所。这是一幢半地下的建筑,钢门紧闭,戒备森严,巴吉①系统的中枢神经就设在这里。建筑物里面宛如一个小巧雅致的电影放映厅,指挥官室和参谋室位于二楼,看上去有点象达宫贵人的包厢。

  (①巴吉,BADGC,BaseAinDifenceGroundEnironmet的缩写,即半自动防空地面警戒管制系统。该系统由电子计算机,通讯设备和雷达构成,用于早期发现入侵敌机。

  楼下大厅便是工作室,一块巨大的彩色数据显示屏幕镶嵌在正面墙上。屏幕上显示出色彩鲜艳,标有各基地位置的日本地图以及周围各国的海岸线。在屏幕左右两侧的状况显示屏上,各种色彩的符号和数字正随着数据源源不断地输入不停地变化着,从各航空基地截击机团的待机,直到地对空导弹的发射准备等等。所有状况显示无遗。

  此刻,值班军官们正坐在数排监控台前,神情紧张地监视着荧光屏。不过,除了紧张之外,多少还有点自豪。在值班军官身后,有数名美国来的技术指导。

  这套巴吉系统往日里故障层出不穷,今天难得运转得如此顺利。防空作战指挥所内光线黯淡,开着空调以保持恒温,从显示屏上的情况看,今天整个日本秋高气爽万里无云,该系统之所以运转顺利,也许原因就在于此吧。

  众所周知,日本的防空系统依靠全国24处雷达基地的支撑,过去一直采用落后的手动方式。也就是说,雷达基地通过无线电向战斗机指示敌机的位置,并把战斗机引导到会敌点。采用手动方式,从发现目标到识别至少需要三分钟。如果敌机的速度为马赫2,那么在这三分钟内,敌机就飞出120公里了。

  正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日本政府才决定进口一套巴吉系统。

  制造巴吉的大公司在美国有三家。1963年,当日本政府决定采用巴吉系统的消息一传出,各大公司便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推销大战。

  休斯飞机制造公司使用一切手段,通过收买和拉拢日本航空自卫队的上层官员,向政界提供巨额捐款等,终于蠃得‘了大宗订单。

  在美国国内休斯公司也名声不佳。曾经耗资72亿日元试制的巨型木制飞艇,结果是躺在工厂的仓库里成了一堆废物;研制侦察机厂一11也以失败告终,当时曾因国防费的贪污和浪费而受到了追究。

  另外,该公司还曾经收买了美国国防部的高级官员,获准向美国陆军提供越南战争用的轻型侦察直升飞机只一6一千七百架。尽管巨额贷款早已到手,但休斯公司却迟迟不能交货,致使原定其中提供给日本防卫厅的60架也不知何时才能兑现。这事引起了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