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一章_娇软美人的继室之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一章

  第三日,纪慕云巳时到达正院,最后一个给七太太请安,从冬梅手中接过一个藕荷色包袱:“在家中无事时做的,请太太赏玩。”

  她在家日日做针线,做过鞋垫、帕子、枕巾,绣过喜服喜帕,卖给离家不远一家小有名气的衣裳铺子。包袱里的是她精心做的,和换钱的全然不同。

  七太太好奇地嗯一声,身旁一个叫桂芬的丫鬟便接过来,捧到她面前:湖青色绸缎葫芦形荷包,上绣浅粉、粉白两朵牡丹;淡紫色绸缎腰圆型荷包,上绣一串串真紫色葡萄;一方鸦青色帕子,怎么看怎么老气,打开一瞧,上面绣着半开的粉芙蓉,一下子生动起来;一方浅绿色帕子,用冰蓝、蔚蓝两色丝线编成细绳,钉在帕子四周,中间绣了两朵云彩,既活泼又别致。

  七太太咂咂两声,拿起帕子把玩,又递给程妈妈。后者赞不绝口,周围仆妇凑过来瞧。

  “去,把珍姐儿喊来。”七太太眼睛不离帕子,一个叫秋实的丫鬟立刻出屋去了。

  算是褒奖吧?纪慕云想。

  接下来的时间,她坐在右侧最末的绣墩,听七太太讲着年轻的时候,在家里做绣活的往事:“我小时候啊,淘气的不行,天天跟着我哥哥满院子乱跑,穿我哥哥的衣裳下馆子听评书。谁让我拿针线我就跟谁急。我娘一瞧,不行啊,这以后没人上门提亲,可怎么办?”

  满屋子人笑得前仰后合,程妈妈眼泪都笑出来了。

  七太太又说:“我娘就狠下心,托人从京里请来一位宫里出来的嬷嬷。这嬷嬷啊,比我祖母小不了几岁,来家第一天穿件铁灰色的衣裳,头发花白,脸这么长,天生不会笑。”

  七太太朝纪慕云扬一扬下巴,“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是不是彩绣阁,娘分不出,你自己问纪姨娘吧。”

  现在说起来,她拐了个弯:“和父亲在京城的时候,托东家的福,跟着东家小姐在一位姓马的师傅学过两年,已隔了七、八年了。”

  珍姐儿歪着头,像不认识纪慕云似的,用前所未有的热情询问:“你是从哪里学的?师从彩绣阁哪位夫子?”

  好不容易,七太太才抹着笑出来的眼泪,丫鬟轻轻捶着后背,“罢罢罢,我怎么生了你们两个泼猴!”

  七太太说的累了,脸上泛着潮红,程妈妈笑道:“女儿似母,我们四小姐啊,和七太太一个模子铸出来的。”

  众人七嘴八舌附和,把珍姐儿弄得莫名其妙,七太太喘匀气,连喝两口茶,指一指身边矮几,珍姐儿随便瞥一眼,立刻抓起帕子细瞧,睁大眼睛:“娘,这是彩绣阁的手艺,杜娘子也会,却没这么鲜艳——是谁做的?”

  彩绣阁专供苏绣,总舵在杭州,与四川的金凤阁、广州的灵犀阁并称天下三大绣阁,声名赫赫,人才辈出,每年都有封疆大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