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8章 夏国内乱始末_在北宋末年做藩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然是坐不住了。

  “你想说什么?”

  “娘娘,该用膳了。”

  李遇昌缓缓道:“臣,想和太后娘娘说几句话,还请屏退左右。”

  “旨本官,只认陛下的旨意。”

  耶律太后从书案上抬起头,迷迷糊糊地应了一声,旁边的女官立刻走过来替她擦拭着脸,整理一下发饰。

  “召,还是诏?”

  李遇昌对着她躬身施礼,一时间,迅速声泪俱下。

  “好。”

  耶律太后点点头,伸手揉着眉心,叹息道:“听说燕地汉王从早到晚几个时辰全都在看这些劳什子文书军报,他怎么能耐得住性子的?”

  在当地有两个小部族没打算响应汪古人,但也不想在汉王治下做牛马,打算举族搬迁,哨骑前日哨探到消息,随即飞马传递到中军,紧接着韩世忠下来曲端指挥追击。

  汪古部在知道汉军矛盾居然直接对准自个的时候,当天爆发了一场内乱,随即又是周围不少小部族的直接背叛,半个月内,草原就爆发了三场以上的内战。

  自己多少年没这么快活的打过仗了?

  杨可世心里默默算着,旁边副将忽然戳了戳他,指着不远处几个正在发抖的使者。

  一开始那两个部族的青壮还组成队伍反抗,但杨可世部下宋军都是西军精锐,跟夏人骑兵互啃可能有些困难,但要是追杀身无片甲的牧民,那真是势如破竹。

  杨可世手里拎着两颗头颅,骂骂咧咧地朝回走,抱怨着曲端专门派他率军去啃硬点子。

  国相李遇昌已经年过半百,身上流露出一股子阴柔的气质,站在宫门处,抬头看向坐在龙榻上的耶律太后,目光平静。

  女官哪敢回答,在旁边默默听着,继而外面小宫女慌慌张张跑进来,低声道:“国相来了。”

  沿途,伏尸无数,俘虏的民户牧民约莫有一千出头,两个部族的头人,直接变成了“人头”。

  “岂可如此!”

  后者没有开口,依旧是旁边的女官呵斥道:“速速退去,太后娘娘无旨,你岂敢擅自入宫?”

  大军出征第七日,前军抵达丰州青冢城,大概在今日的呼和浩特一带。

  当即,杨可世晃了晃腰间两颗首级,大大咧咧道:“尔等只要尊奉汉王号令,便是咱治下良民,军中律令,严禁骚扰良善百姓,不知尔等良善否?”

  “臣想问,娘娘为何忽然将两个军司的兵马全部调动到兴庆府,把东北黑山威福军司和兀剌海城的地面全部都让给了晋王?”

  耶律太后微微皱眉,继而挥手示意其他人退去。

  “可是.”

  大军抵达时,全族上下,每家每户之前悬挂汉旗,一家不遵者,灭家,一族不遵者,灭族!

  层层下达后,最后是杨可世领下差事,亲自率领七百骑兵追击一天半的时间,缀在两个部族的迁徙队伍后面拼命追杀。

  韩世忠坐在帅帐内,平静道:“本帅,不管尔等说什么。既然无罪,尔等全族不得搬迁逃避,沿途为大军提供粮秣战马,各族出民夫青壮。

  帅帐内,几个部族的使者跪在韩世忠面前,连连磕头。

  “未时过二刻了,娘娘,奴这就去吩咐进膳。”

  “大王对草原的恩情,奴等都是铭记在心的,又如何敢背叛汉王?实在是那汪古人背信弃义,私下与金人”

  不挂,可以,本帅等你们死后,亲自为你们悬挂白幡发丧!”

  还没等小宫女说话,紧接着,一道沙哑的男声传进来,说的是党项话。

  耶律太后勃然大怒,道:“晋王乃是朝中大臣,你岂敢如此胡说八道,滚,滚出去!”

  离开皇城后,

  李遇昌伸手召来一个心腹,脸色阴沉道:“为我回报汉王,说左厢军司此次不会驰援黑山。再告诉他,耶律太后欲背叛汉王,我李遇昌,可以为他收拢夏国,为其效力!”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