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四十五章山河表里潼关路(二)_北齐帝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同样的话我也劝你们一句,华阴尚有我大齐数万雄兵枕戈以待,你们若是不想死,趁早归降!”

  杨坚下令攻城,但齐军早有准备,前头周军仓促之下未能准备好,结果被齐军几轮攒射杀的败退下来。

  赵仲卿眼见独孤永业有恃无恐,不想在华州白白浪费精力,便劝说杨坚先令大军沿着洛水向东南方向转进,屯驻许原。

  一来牵制坐镇华阴的段韶,二来可以孤立华州,成为埋在齐军转进腹地的一枚钉子,也好好恶心一下段韶。

  段韶闻讯只是轻轻一笑,赞了一声后生可畏,然后就没有下文了,麾下诸将纷纷请战,段韶只是不许:

  “吾观周军军容,杨坚、赵仲卿恐非易与之辈,他们目前士气正高,也很团结,驻扎在许原如果据守不出将会很难对付,若胜没有多大意思,若被他算计,战败,弘农恐怕会保不住,我不会做这样的事情,必得要寻到万全之策才行。

  “周主宇文邕现在不顾一切,悬师渡河,只要我们依旧把着大后方,就依旧掌握着地利优势,而且周国这次准备并不充分,周主宇文邕大略尚可,谋划却粗浅,容易冲动,这次渡河而战,完全就是在意气用事,正是我军一举打败周国的好机会!

  “反观我军,虽然兵众不及周军那么多,但兵力集中,如果我们能以华州牵制住周军,专心防护华阴、风陵渡,便可保障大军后方,战局一有变化,便可兵出洛水,锁死周军退路,前后夹击歼灭周国全部主力,正好立于不败之地。”

  众人皆为段韶的老谋深算所叹服,接下来任凭窦毅、于仲文南下、任凭杨坚、赵仲卿如何挑衅下战书,段韶也只是不予理会,齐军各营盘稳如老狗,而周军却吃不住劲了。

  赵仲卿敏锐察觉到段韶布局的险恶所在,但一时却破解不得,于是上疏陈述此战的危险之处,将齐人的谋划大致点明,希望皇帝不要过于冒进,先安心眼下,将弘农等地先扫平再说。

  但宇文邕却半信半疑,周军前锋部队刚刚大胜几场,窦毅、于仲文、侯莫陈琼等人趋兵长逐,居然一路所向披靡,轻松夺取了风翼原上的大片齐军营寨,据报:“我军气势如虹,齐军莫敢抵挡,皆弃营而走。”

  这相比之前一边倒的丢人战况,无疑给宇文邕打了一剂强心针,周军上上下下士气都空前高涨了起来,就连宇文邕也一度以为齐军不过如此,自己只要一刻不停南下,准能活捉高纬。

  虽然最终还是理智战胜了妄想,心理还是觉得此战赢面很大,他并不是多么怕齐军会如何,因此尽管赵仲卿、杨坚二人在奏疏之中如何有理有据地分析,宇文邕都并未给予多大的重视,只是命令他们加紧打败齐军而已,大部队还在一刻不停的东出!

  十一月月初,侯莫陈琼于城北二十里处与齐将杨素相遇,“大破之”,又两日,齐将慕容三藏与达奚震战于禁沟南,慕容三藏不敌,弃城而走,周军一举收复了三座被齐军占据的墩台!

  这接连的胜利,刺激得周军上上下下都热血上涌,齐军在周军的压力之下,只能一步步败退,尽管不是没有人怀疑过此行实在是太过顺利,齐军不是有勇士军吗?不是有鲜卑百保吗?不是有铁鹞子吗?就这么不禁打?

  然而这种声音很快被顺境之中的周军将领批驳的一钱不值,渐渐消失了。

  不过,原本大喜的宇文邕也渐渐回过神来,虽然此时周军一路大胜,即将解了潼关之围,只待各州郡兵一到,便可发动总攻了,但他总觉得好像有那里不太对……

  此时,齐军中军大帐,各将帅正在沙盘之上反复推演,红旗是齐军,黑旗是周军,随着齐军的一步步后撤,周军的一步步前进,黑旗的战线已然拉得过长,原本严密的部署也渐渐变得稀疏起来,漏洞开始一个个显现……

  而红旗,则悄然编织成了一个大口袋,以潼关为饵,正在逐步的缩小接战范围,将力量一点一点汇集了起来,慢慢的、一点点的,壮大成了足以撕裂一切的风暴!

  PS:今天昨天都考试,今天不会有第二章,明天来个五六千字的大章,更新慢万分抱歉。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