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七十二章献城_北齐帝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阉竖也被召来守城,搬土运石,修葺城墙,并亲自率军士日夜巡查,以防齐人攻,倒也有效抵挡了好一段时间。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长安陷落是早早晚晚的事情,宇文神举只是垂死挣扎而已……

  宇文神举做为宇文邕心腹重臣,本来早就可以逃的,宇文神举心里未必没有点想法,他原本是准备遮护皇帝退走之后再做打算,但时局变化得太快,现在是想跑也跑不掉了,只能坐困守城,至于投降齐主……宇文神举并无此种打算。

  宇文神举招得两千精兵,闭城待敌,不止如此,他还亲自坐镇城头,鼓舞僚属,誓同坚守,并言道:“死在今日,我为尔先。”

  这番话,若是在平日大战或许鼓舞人心,但值此国家倾覆之际说出来,不过徒增慌乱而已……果然一些不想跟着宇文神举一同陪葬的人偷偷找上了代王宇文达,言明:

  “至尊西蹿蜀中,长安人心混乱,无论军士、百姓都已无再战之心,迟早为齐主所取,况齐主自诩正义之师,所过之处分毫不取。宇文神举顽固不化,竟半点也不怜恤生民百姓,我怕城破之日,满城士民将有祸焉。”

  宇文达也垂泪涕泣,感慨这国破家亡的不堪,极尽哀恸,随后又表示:

  既然皇帝都跑了,我看长安再守下去也没有多大意思了,都是我宇文氏矢德才导致了今天这一步,为了弥补一下过失,也为了满城百姓的性命,我便是背上千古骂名也心甘情愿。

  随后又“为难”表示:要他开城献降可以,但宇文神举怎么办呢?

  众人心领神会,双方一拍即合……是夜,宇文达遣人去请宇文神举,说有军国大略要商议。宇文神举连日以来都在城关之上,并不知宇文达与诸士族大姓暗地里的阴谋,虽然并不明白宇文达能说出什么军国大略,但到底还是欣然前往……不过他也并非半点提防也无,也带了五十余甲士扈从在侧。

  宇文达将宇文神举诓来,本自以为得计,但又听到宇文达带了大批甲士扈从,不免心生忐忑,不敢再轻举妄动。

  宇文神举过来本是与他商议军国大事,但宇文达总是神色有异,说话间也时常顾左右而言他,只一味劝酒,总之,一副心中有鬼的样子。宇文达本就心机不深,心事都写在脸上,不免惹人怀疑。

  他又侧耳倾听,大堂之后一片静悄悄的,安静地有些诡异,照理来说不该如此安静的……便算是商议军国大事,不该让人知晓,但既然是吃饭宴饮,总不能连上菜的婢女、仆童都一并不见了的吧?

  念及此处,宇文神举一下惊出冷汗,宇文达几番劝酒他都推托过去,然后借口军务在身便要离去,竟不顾代王再三挽留,转身就走……待宇文神举出门而去,宇文达犹怔怔发愣,门客自后堂过来,捶胸顿足道:“大王谬矣,此命悬一线之际,岂容优柔寡断?他寻借口仓促撤走,必是察觉了大王有埋伏等他,一旦让他退回去,定派人来攻!”

  宇文达大惊失色,连忙命人去追,并使人报与各家知晓……各家人马一边大骂宇文达不足成事,一边急命部曲去追。

  且说宇文神举出了王府,一路直奔大营而去,要调兵镇压叛乱。而宇文达遣出的追兵同样跟在在后面紧追不舍,总算在一寺门前将他截杀、并枭首示众。

  宇文神举一死,城中军士无不悲泣,但一切已成定局,无可挽回了……二十八日清晨,宇文达洞开四门献城投降,十数万齐军接连涌入,接管了长安,次日,三军缟素,齐主高纬打马入城。

  沿途纳降,百姓山呼万岁,一路风光自不必提。

  而令人感到怪异的是,紧随在齐主之后进城的并不是那位高氏宗王或亲信大臣,居然是一口棺材,灵牌上清清楚楚写着棺木之中那老人的姓名……

  当日,皇帝下诏追赠平原王段韶为大司空,在骊山脚下勒石立碑,以录其功!并命人奋力追击,定要在伪周君臣余孽蹿至散关之前,将其尽数擒获截杀!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