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5章巧力相抗_明末之新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但是他想的有点多了,那就是登州总兵郑芝豹和莱州知府刘远桥根本就不卖他的面子,两大官员不卖他的面子,他的手就伸不到地方去。

  陈应元现在有个最大的难处,那就是手上没有什么钱粮,没有钱粮就不足以收买人心,在登州之内除了知府邓炳文以外,他基本上没有什么可以指挥得动的人了。

  作为朝廷任命的登莱巡抚,负责守牧一方,陈应元名义上掌管着东三府,还有备倭司三大营二十四卫所的兵力,算起来也是相当的强大了,当年袁逢甲在当登莱巡抚的时候,可是打到建奴不要不要的。

  在郑芝豹当上登州总兵以后,陈应元看到郑芝豹手上拥有大量的军舰,这些军舰就有如小山一般,毕竟是南方强大的舰队,这些舰队对付建奴,简直就是无敌的,因为建奴仅有的一支水师舰队都被他们灭了,这就意味着他们重新掌握了辽南地区的制海权,他们是不是可以趁机对辽南发动反攻?

  如成功的对辽南四卫发动反攻,就可以大大的牵制建奴了,就让他们不敢肆无忌惮的南下进攻大明了,这就是登莱巡抚设立的重要原因之一。

  所以在郑芝豹重新返回了登州水城以后,陈应元马上兴致勃勃地制定了一个反攻计划,那就是命令水师马上出发,再次横扫辽南四位,如果机会允许的话,他们还可以趁机攻占旅顺口,夺回旅顺口以后,再夺回金州,给敌人以更大的限制。

  可以这么说,只要大明在辽南四卫地区拥有军事存在,就可以最大的牵制建奴,让他们不敢全力南下,如果能够实现这一点,他陈应元就要抛头露脸,就要风光了。

  当陈应元兴致勃勃的将作战计划下达到登州总兵府时,郑芝豹却以钱粮不足作为推唐,直接的不愿意去。

  这基本都成为了大明军界和官场典型的手法了。

  上面的威逼当兵的去剿匪去打敌人,而当兵的却以钱粮作为要挟和借口。

  其实这本来就是没有问题的事情,按照以往的惯例,朝廷一旦下达了命令,准备好了一切军事行动,就会从上面拨下了钱粮,自古有语,叫做三军未行,粮草先行,说的就是这一个道理。

  而且自古就有语叫做皇帝不差饿兵,就是在说的好听之余,也包含一个意思,那就是让人饿着肚子,没有俸禄,谁会去为你拼命打仗?即使去又未必能够打得赢。

  陈应元最大的问题在于,他根本就没有钱粮,上面对他的支持力度不大,没拨下多少钱粮来,因为多次军事行动的失败,浪费了大量的钱粮,这样上面对于登莱地区失望到了极点,所以再也不愿意拔来钱粮了,甚至还有官员讽刺说,再也不愿意拨下钱粮去给建奴了。

  说的就是他们相当失望,但是官军确实经常打败仗,最终这些钱粮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