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44章自知之明_明末之新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远桥在离开济南城之前,诚心的邀请静云公跟他一起同赴北方,共享荣华富贵,为了拉拢静云公上船,刘远桥那是许下了太师之位,在建国以后,更是不惜与公爵相待。

  但是静云公拒绝了,他说道:“自古忠臣不侍二主,老夫为华夏军办事,已经是招惹天下骂名,再也不会当华夏军的官了。”

  刘远桥说道:“公心怀天下,令人佩服,但是你必须明白一点,天人交感,五德轮回,大明因火德而兴,我华夏得水得而旺,以水灭火,顺其自然,今日我华夏强势崛起,大明走向灭亡,不可避免,公何不做那识时务的俊杰。”

  静云公却是不为所动,他说道:“某只是一个山野乡民而已,只因不忍看见这么多百姓惨受屠戮,这么多的城市被战火摧毁,这才出手,其实倒是老夫有点多余了,以你八面佛的手段,就算是老夫不出手,也就是迟几天的事情。”

  静云公还是有一些自信的,他的威信极高,如果不是他亲自出面去招降,洪承畴和杨旭嗣对方是不会这么快就投降的。

  论起在大明官场的江湖地位,静云公远在洪城畴和杨嗣昌等人之上,甚至是他们父亲一辈的。

  洪承畴的父亲不是当官,但是杨嗣昌的父亲杨鹤,官至三边总督,是静云公的故交好友,就是这一位有江湖地位,辈分这么高的人出手相劝,这些人才想都不想就投了华夏军。

  这就好比天塌的,自有高个子的人去顶住。

  刘远桥自然是看中了静云公巨大的威望和影响力,希望他继续的为华夏军效力,当然他也都不可能勉强,如果对方不肯去,他则十分尴尬了,他可不会像朱棣那般,对方不愿,就灭人十族。

  而且刘远桥与静云公相得,就算成不了朋友和臣君,也最好不要成为敌人。

  看见对方不为所动,反而引得了刘远桥的尊敬之意,如果人有了功名利禄便低头下跪,那是不会获得别人的尊重的,只有这种不看重功名富贵的人,才会被别人重。

  刘远桥说道:“朱明灭亡已成定局,华夏建国,势不可挡,新朝成立,就应当修史,修史就是对大明两百七十年官方的盖棺定论,孤王想把这一个任务交给公,由你来负责。”

  刘远桥许以太师之位,许以国公之礼,都打动不了静云公,但是对方让他修明史,却真正的打动了他,刘远桥说出了这一句话以后,静云公是说不出半句反对之言。

  文人就喜欢修史,修史就是对历史进行的盖棺定论,史官的权利肯定不如普通的官员,但是他们的江湖地位,在学术界中的地位,却远在普通官员之上,那就是因为他们有权对历史进行盖棺定论。

  洗白你,你就是好人,贬你,你就是坏人,就连历朝历代的皇帝,他不怕天,不怕地,就怕史官,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