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专营和垄断之争_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都还不够交税的!

  又搞出来的官田限定交易,私人购买的官田,到最后如果想要出售的话只能出售给官方,不能私下交易。

  同时原本私人持有的私人性质的土地,一旦出售给官方的话,那么这片土地未来也将会变成官田,也会施行限定交易。

  这些措施,再加上帝国最开始的时候通过大规模的抄没,让帝国官方拥有了整个帝国半数以上的可耕地以及绝大部分非耕地。

  依靠着诸多限制政策以及大量的官田,大楚帝国才限制了土地的大规模兼并,做到了人人耕有其田。

  而这一系列的政策推动也不是一帆风顺,各种反对声音以及武装对抗可是多的很,所以早年里的帝国年年平叛,杀的是人头滚滚。

  这一场土地改制,是用数以百万计的性命铺就的!

  而且之所以能成功,其实也离不开当初帝国是一边打内战一边搞,把很多反对者,尤其是那些中大地主的群体,直接用伪明余孽,武装抗税等名义给一股脑干掉了。

  如果是统一之后再来搞这种事,大概率也是搞不成的……因为那个时候,大概率新帝国的统治阶层里已经有了大量地主出身的官员。

  自己革命自己的事情很少能搞成功的。

  只有在最早期,帝国的中高层还都是一群泥腿子,或者说这些泥腿子出身的帝国中高层们,还没有堕落腐化化身为权贵士绅的时候,并对传统士绅权贵还充满了仇恨的时候先干这种事。

  罗志学当年就是趁着统一战争先把土地的事给解决了……那个时候干这些事情可简单了,手握军队的罗志学爱干啥干啥,基本没人反对……

  帝国的很多至关重要的政策基本都是那个时候敲定下来的,比如统一农业税,阶梯农业税,官田限定买卖,食盐官营,工商业强国富国政策,教育政策,科举改革等等……

  这些东西都是在统一战争时期就已经敲定了下来,并成为了基本的国策。

  等到帝国统一华夏,开始接纳大量精英阶层的子弟进入统治阶层后已经无法动摇国策了。

  后来帝国的工商业又发展迅速,同时罗志学又在推动对外扩张,这也就把国内的上流阶层的注意力都转移到了工商业当中去。

  当代帝国的所谓工商业资本,除了官方资本以及极少数白手起家的商人外,其实大部分的民营资本他们本身就是前明王朝时期的士绅群体。

  帝国杀士绅虽然杀的很狠,但是也没有说都杀光不是……这些残存下来的士绅群体抛售了他们的土地资产,然后带着这些资金进入工商业里,这也是帝国当年众多民营资本的主要来源。

  工商业的发展,又反过来导致了单纯的持有土地所获得的收益没啥吸引力了,那些大商人富豪们对土地兼并自然也就没有了兴趣。

  多管齐下,大楚帝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