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八十二章 失败的推演_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兵出身,在军心士气上其实和原来的卫所兵也没啥区别。

  因此军情司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楚军的将领们虽然有所重视,但是也没太放在心上,不过是三千人半吊子所谓的新军而已,打起来估计比打传统明军里的精锐战兵还要更加轻松。

  这一次沙盘推演里,也是把这三千所谓的新标军给算了进去。

  但是根本就没有想到,杨嗣昌一边在长沙大张旗鼓搞什么新标军,但实际上在他正式上任之前,就已经在老家开始筹备建立新标军了。

  而这个新标军从编练开始就是完全效仿楚军主力部队,从将领到士兵全都是新招募的。

  该新标军的将领,以杨家族人以及亲友为核心,这支新标军的头领,就是杨嗣昌的嫡亲堂弟杨嗣杏。

  其他的军官们,也清一色都是杨家以及其亲族,好友。

  士兵,也都是在武陵老家招募的贫寒子弟。

  杨嗣昌之所以重新搞起,就是认为既然要学楚贼,那么要要学彻底。

  不能光是学一个枪炮,还要学他们的内在构成。

  楚贼的主力部队,都是新招募的士兵,军官们也都是自行培养的,至于那些投诚等旧军出身的将领,可都在守备军里呢……

  杨嗣昌自然也学着这么干,所以从将领到士兵都是从头搞起。

  当然了,一些中低级军官他还是不可避免的招揽了一些他认为不错的卫所军出身的人才。

  谷/span在武陵老家编练的这支新标军,被他秘而不宣,平日对外宣扬的都是长沙的那支半吊子新标军。

  为的就是在关键时刻给楚贼来一次狠的。

  而大楚帝国的主要对外军事情报机构,也就是参谋部军情司在楚南的军事情报搜集,要更加关注临湘、长沙等重要地区,次要则是关注前线各地的城池明军。

  对明军后方腹地,也没啥特殊的武陵地区关注还真不多,因为那地方本来没啥明军,而且又不是什么战略要地,军情司自然不可能在这个方向投入太多力量。

  再加上杨嗣昌他们为了隐瞒,都是把编练新标军的地方放在乡下偏僻地方,军情司的探子们顶多也就关注武陵城内的情况,下乡甚至进山还是比较少的。

  另外一家对外情报机构,也就是商贸部调查司,这个机构虽然也是情报机构,但是平日业务一般都集中在明廷官方动向,民间舆论甚至商业情报的搜集上,一般不会特地去涉及军事情报业务。

  如此也就导致了大楚帝国针对杨嗣昌麾下新标军的情报侦查上出现了漏洞。

  如果不是这一次翰林院内务科抓住了杨嗣昌派过来的探子,并顺藤摸瓜抓住了一个杨嗣昌麾下比较重要,了解了较多内情的幕僚,恐怕现在都还会被蒙在鼓里。

  这被蒙在鼓里也不奇怪,这年头信息传递很缓慢的,人员流动也是非常少的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