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七十章 六千五百万两的农业补贴_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们强调。

  在吃饭问题面前,所谓的工商业不值一提,因为这年头你可没办法从外部大量进口粮食,当内部粮食产量不足的时候,那么赚再多的银子也是白搭,毕竟银子不能当饭吃。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

  农工商三者里,农才是根基!

  所以罗志学在发展会议上,毫不犹豫的定下了这个基调。

  但是他也怕手底下的臣子们走极端,来个重农抑工商,这同样是不可取的。

  所以他又接着继续道:“要解决吃饭问题,首重农业,但是也不能光看农业,因为工商业可以为我们带来更多,更好的生产工具,更好的资源调配,以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粮食产能。”

  “比如钢铁公司所提供的各类农具,就能够有效的促进农业生产,提高粮食产量。”

  “粮食公司能够把部分地方的多余粮食调配到缺粮的地方。”

  “同时工商业能够为财政提供更多的税收,而这些税收又可以以各种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反哺到农业生产当中来。”

  “同时工商业还能带来更多的就业,促进民众增收。”

  “但是也必须注意到,工商业的目标并不是赚更多的钱,而是为了让民众吃的更饱。”

  “农工商应当相互配合,实现螺旋式发展,最终解决温饱问题。”

  单纯以老旧的方式种田是吃不饱饭的,而单纯的开工厂也是要饿死人的。

  罗志学需要的是农业和工商业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形成一种良好的互补机制。

  之所以这么强调,这是因为目前的大楚帝国和后世的近现代国家不一样:目前的大楚帝国是非常典型的内需经济模式,基本不可能从外界进口到大量粮食。

  如此情况下,想要让广大的百姓吃饱饭,那么帝国内部就得有足够的粮食。

  因此甭管用什么方式,发展工业也好,修建水利设施也好,直接补贴农民也好,其核心目的都是为了粮食增产。

  所以到了这个时候,基本上所有人都明白了罗志学的核心目的:粮食增产!

  尤其是分管工商经济行业的参务大臣袁高峰,他直接道:“我们未来数年的核心发展目标,是提高粮食的产量,而这需要各行业的配合!”

  “工业方面,我们可以依托制铁和机械行业的优势,重点发展并推广一批更好的农具,并研发一批生产效率更好的农具投入农村。”

  “如今民间的铁制品价格还是比较高,农民想要购置一把上好的锄头都要缩衣节食,但是质量上好的锄头等工具,却是开荒耕种的利器,所以当务之急,是把铁制农具的产能提起来,把价格降下来。”

  袁高峰是工业出身的,虽然之前他搞的都是一些兵工厂,但是这几年负责工商行业的他对工业也有着自己的理解。

  他很快就从罗志学的指示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