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三十七章 可实用蒸汽机_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炮管材料进行研发的失败产品……

  海军去年的时候就启动了软钢火炮计划,和大冶钢铁公司签署了研发协议,让他们研发一种在可进行锻造加工的前提下,尽可能加强材料强度以及抗磨等各方面性能的先进软钢材料。

  大冶钢铁公司根据自己多种已经成功实际应用的软钢材料,调整了上百次的配方后,最终获得了一种在材料各方面性能都比较平衡,适合作为炮管使用的软钢材料。

  同时还有一大堆不符合军方需求的新材料,这些材料其实也不是说都是废物,而是性能特别不一样。

  毕竟这年头的钢材好坏,其实也就是含碳量多寡不同,继而导致的性能有些差异。

  而这种性能差异,你也不能说是不好的,而是要看对应什么项目。

  有些项目对韧性要求更高一些,有些项目对强度的要求更高一些,还有些要求加工更方便。

  所以对于铁碳合金材料而已,不同含碳量的材料符不符合要求,得看具体的项目。

  蒸汽机项目组那边听闻大冶钢铁公司又搞出来了一大度新配方的材料,所以就找了过去拿这些新材料的资料一眼就,然后还真让他们发现了一种很符合锻造气缸的材料。

  然后拿了样品一试,效果极佳。

  这种新材料比他们以往使用过的数十种材料都要更适合作为气缸材料使用。

  如此,也算是初步解决了困扰了蒸汽机项目组十多年之久的气缸材料问题。

  这个过程里,你说大冶钢铁公司参与了蒸汽机研发项目吧,其实他们还真没有……但是你要说他们没有参与其中吧,新一代蒸汽机试验机的气缸材料,还真是他们搞的。

  所以,大楚帝国里的蒸汽机项目研发,具体有多少机构和人员参与,到底花了多少钱那都是一笔湖涂账,根本算不出来。

  你非要较真了说,那就是整个大楚帝国的几乎所有中大型的企业以及官方研究机构都有多参与。

  实际上也的确如此!

  蒸汽机,这个在后世人看来非常原始而简陋的内燃机设备,放在十七世纪的今天,那就是属于举国之力才能够搞出来的顶级科技产品。

  从理论再到试验,再到量产,这一整个过程是需要整个帝国的支撑才能够搞下去的。

  在大楚帝国里,准确的说是十多年前开始搞蒸汽机……得从理论研究一步一步搞!

  先解决理论问题,然后再解决材料问题,加价材料加工问题……

  罗志学画个图纸,随便找几个工匠就搞出来蒸汽机了?

  这怎么可能!

  而这,某种程度上也是很多人不理解的原因。

  投入太大,但是产出却是未知,哪怕罗志学几次透露过蒸汽机的未来应用场景,但是在部分人看来也不过如此,甚至会觉得是异想天开。

  这不能怪他们眼光狭义,毕竟他们无法预知未来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