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二十二章:天字第一号企业_国际倒爷,从海上贸易开始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广東的制造能力,能吊打小半个地球,大半个欧洲。

  相比起来,林岭东这点资金能力,不够看的。

  一连三天的流程接待,入住南海酒店,各方会谈,林岭东流畅的应对,当知道他已成规模的码头建设,航运队伍,尤其是班加罗尔的芯片制造厂时,罗主任便动心了,极力邀请他建设硅晶圆厂和芯片工厂,给出了相当大程度的优惠,三年企业税减半,原材料进口税全免,出口税减半。

  林岭东婉拒了,他在印度发展芯片,没什么顾虑,什么都不懂也很有信心发展起来。

  可华国就不一样了。

  在处理器这一块儿,还真真的处在起步阶段,一个是转型晚,受到苏联工业的影响,国内的各大电子企业,通通都有个统一的名字,诸如燕京电子厂,前身叫做燕京电子管厂,造彩电这些,造点显像管这些,牛逼在行,可搞芯片就难了,跟西方走的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路子,毫无技术底蕴,国家培养了几十年的产业,被一夕淘汰,几十年的老技工看着芯片两眼一抹黑。

  改革的初期,又没那个经济实力去做。

  从86年开始,七五计划才大力发展,各大电子管厂纷纷转型,区区几年能做出什么成绩?

  完全只处在起步阶段。

  口号到是喊得挺带劲的,普及5微米,研发3微米,攻关1微米,可根本就办不到,目前的燕京电子厂,也只处在5微米的阶段,只能生产最简单的逻辑芯片,芯片设计软件如EDA这些根本就不会用,单片机都两眼一抹黑,国内的电子产业虽然繁荣,可芯片来源颇为掣肘,全靠着台岛支撑。

  华国的制造啥都强。

  唯独芯片产业拉了后腿!

  说起来还是很遗憾的,80年代是半导体产业的关键时期,芯片技术突飞猛进,港岛本来有几家晶圆厂的,原本可以发展得很好,可关键时期被房地产带跑偏了,各大实业巨头有钱不搞科技,圈地造楼,在房地产行业大发其财,炒楼炒股,转向金融产业,就是不搞科技。

  台岛和新加坡都靠半导体繁荣,台岛更是成为世界第二的半导体华国强省,可港岛这一块儿,没赶上产业升级,没能继承一家很好的芯片大厂,便远远掉队。

  半导体这一块儿,人才实在太重要了。

  像张仲谋这样的大才者,得一人便可振兴一个行业。

  很可惜,林岭东自认不是这样的人。

  在内地搞芯片,林岭东并不看好。

  “不瞒你说啊罗主任,在芯片行业来说,我也是只个初学者,也只是起步阶段,我本身不懂技术,很依赖外部的技术支持,目前国内的半导体精英人才,要么在高校任教,要么就在各大科研机构呆着,我总不可能去挖国家的人才吧?”

  罗主任不以为意:“人才嘛,有那个需要可以商量,你需要什么人才我可以去调度,目前国家正大力发展芯片行业,曰本方面也跟我们紧密合作了,你应该知道首钢NEC的项目吧?”

  林岭东笑了笑,他又怎么可能不知道呢?

  对芯片这一块儿,他不懂技术,球都不懂,连软件都不会用,可不影响他重生30年,完完整整的经历过程。

  这种大事,他怎么可能不知道呢?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