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89 教育要掌握在我们手里_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定要亲自执教的重要原因——教育,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说穿了,就是要把人民培养城我们自己人。

  当然了,关于教士兵认字这个问题,联邦参议院是有决议的,士兵不能一直是文盲,而且必须要进行思想教育,参议院的主流意识认为,至少要让这些士兵逐渐成为跟我们的理念比较相近的一群人,只有这样,我们的军队才能被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但小艾曾经一度不想管这些事,他甚至想请先生来解决这个问题,但这个想法立刻被朱北国代小山几位老大哥给否决了,朱北国就这件事跟小艾长谈了几次,他告诉小艾,军队的人心掌握是一件很复杂而又必须小心翼翼的事情,给士兵们上课,让他们认字这件事你必须亲自上阵。

  原因很简单且现实——在这个时代,汉人百姓对读书人、教书先生和文化知识的尊敬是发自内心的,也是社会上下的共识,特别是大明的老百姓,文人驭武这个原则是深入人心的,这有点像后世旧世界的武人治军,文官管军原则。

  所以,如果你不仅仅是他们的东家,还是他们的先生的话,那你将获得无形的双倍的威望——朱北国毫不客气地对小艾说,尽管你的军事技能一般般——这跟魏宏那边不同,他的军事技能必须过硬,不然根本无法驾驭住那帮土人和日本人。

  然而汉人百姓的崇尚文化和尊师重道是绵延千年的传统,不像在旧世界,斯文扫地这种事只能发生在自卑且骄傲的征服者大清的治下和不尊重文明的时代。

  因此,你们的这个教师身份将非常有助于兄弟们控制驾驭军队!

  朱北国的这套理论还有更深层次的发挥,那天,他在冰霜女神号离开东沙滩码头之前,岛上所有的穿越者到船上给朱北国他们安排宴席送行,在这个宴席上,朱北国再次强调了办学和大家亲自执教的重要性。

  朱北国对大伙说,幸运的是,眼前的这群大明百姓还是原来的大明百姓,其尊师重教的传统还没有被泯灭,然而在大清的治下,时代的潮流就有所不同了。

  为此朱感慨地说道,因为作为征服者的满洲人自己并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传统文化,这些人一旦面对有文化的人群,就会产生敬畏又自卑的复杂心理。

  所以从历史记载里就能不断地发现,满洲贵族对读书人,特别是汉家读书人的所谓“书呆气”、“书卷气”的嘲讽从来没有中断过,以至于到后来竟然形成一股风潮——越是到后来越是如此。

  但是明眼人却看得很清楚——这不过是满洲人想通过贬低汉人的读书人和汉文化的方式来缓解自己浓烈的自卑感而已。

  因为满洲人自己心里很清楚,他们的天下得的很侥幸,他们对做人和行事有原则且有家国概念的文化人实在是不放心也不安心——尽管他们有强大的武力和严酷的文字狱,但是,如果不进一步把汉人们,尤其是文化人的血性、自豪感和荣誉感打压下去,他们的核心利益——“族天下”就会逐渐崩塌。

  所以,哪怕大清朝廷不得不通过各种方式收揽人心,不得不在民间树立起汉人的英雄偶像时,都无不是最终失败了的英雄——从岳飞到关羽,再到诸葛亮,甚至朝廷把袁崇焕这样的人也要算做民族英雄,而替大清八旗夺取中原立下汗马功劳的洪承畴之流,则被后来的皇帝下诏列为贰臣,被大清的官史直接打入《贰臣传》里——老洪真是死不瞑目啊。

  当然了,在许多人眼里,当汉奸就应该是这个下场,只不过呢,被冠以“贰臣”这个名号的人,却是与扣帽子者有大功的功臣,大清为了证明自己的正统,不惜贬损朝廷的功臣,世人不觉得很讽刺吗?

  好吧,不管怎样,这群在后世被视为一群著名的历史罪人的人,洪承畴之流确实也是死有余辜的……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