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65 《班图条约》_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补偿泗水自由邦的战争损失;第三、开放班图王国境内的所有贸易市场,允许各国商人在王国境内从事自由贸易,并在税率和贸易管理方式上完全依照“自由港”标准执行。

  在随后的几天里,双方在谈判桌上对澳洲联邦代表提出的三大要求反复讨论了很多次。

  显然,作为战争失败方的班图王国,能够讨价还价的余地并不多,但他们心怀侥幸,希望把谈判的时间托得越长越好。

  时间到了一月二十五日,图班王国的谈判代表就明显地感觉到了朱北国和泗水自由邦总统林祖德的不耐。

  朱北国当面强调说,这三点是“和平的条件”,如果国王陛下不能接受这三点,那么我们就不跟国王谈了,朱说:

  “……虽然现任的国王代表这着个国家,但是,我们也能找到新的力量来代表这个国家,我认为这个新力量会接受我们提出的和平条件的!”。

  这是朱北国在整整十天的讨论没有任何进展后,一脸严肃地对班图王国的代表说的话,然后,他和泗水自由邦总统林祖德就退场了,只留下面面相觑的荷兰人、葡萄牙人和英国人,以及尴尬、无奈加愤怒的班图王国代表……

  于是在当天上午,班图王国的谈判代表只好回到王宫向国王汇报,据说国王和他的大臣们彻夜讨论了朱北国提出的“三点和平条件”后,于第二天就基本接受了。

  所谓“基本接受”,是因为国王只是全盘接受了第一和第二个条件,但在第三条----王国全境开放并以自由港方式管理贸易的问题上,国王代表表示坚决不接受。

  “……国王和国家的尊严以及我们的信仰不允许这个国家变成一个商业市场,我们的人民也不会答应……但……考虑到尊重各国商人希望与我国贸易的意愿,我们愿意开放班图港作为一个自由港,但绝不是王国的全境……”。

  在征求了盟友的意见后,朱北国最后勉强同意了这个修改意见。

  一六六零年一月二十六日下午,各方与会的谈判代表终于在《班图条约》上签了字,这是爪哇岛历史上第一份“国际条约”。

  然而,后来的历史事实证明《班图条约》的签订并没有给这个地区带来“和平与贸易自由”,要全面实现谈判各方的意愿,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由于完成了谈判,到了一月二十八日,第二旅和泗水自由邦治安军先后撤回到船上,一月二十九日,在班图王国交付了第一笔十五万两白银后,六国船只相继离开了班图港,双方约定,给予班图王国三个月的准备期,国王的承诺是:三个月后,班图港将正式“自由化”,届时各国商人将可以在开放的港口区域内自由贸易。

  然而,历史仿佛给班图国王和他的大臣们准备了另外一个归宿,这个条约——人们认为终于让班图王国逃脱了炮火洗劫命运的《班图条约》,却让这个古老的王国差点亡了国。

  事情的起因还是《班图条约》的签订,由于王国的一部分贵族,其主要利益在东部地区,而这些地区现在被国王通过《班图条约》,“卑鄙地出卖给了异教徒”。

  这些贵族们认为,国王的行为是“……对我们神圣的信仰、伟大的国家和民族的背叛!”。

  于是这些贵族把满腔的愤懑发泄到国王和“主张和平的投降派”身上,于是他们联合起来,突然于三月初的某个临晨发动了一场叛乱,史称“三月叛乱”,班图城迅速被叛乱的东部贵族组织的联军包围,紧接着,班图港的很多港口设施被大火焚烧,当时,现场有许多来不及躲入班图城城墙里的商人和市民被屠杀。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