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88 出乎预料_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历皇帝,而是舍近求远奔袭景栋!这个消息确实太出乎众人的预料了。

  刚刚开始的实话,邓凯等人甚至还有些怀疑这些信息的真实性,但是,送信人是晋王身边的亲信部将,而且白文选也认识他,加上绢袋上的大印也是真的,白文选还认出“晋王及黎将军急告天子求援”这几个字的确出自李定国亲笔字迹。

  所以,朝堂上的各位也不得不相信这确实是不争事实。

  至于绢袋内的信函字迹,令人十分熟悉,此时永历皇帝已经有些感慨地认了出来——那正是出自黎维祚的亲笔。

  信中首先很简略地叙述了自己于十一月二十三日,受白文选之托,带三十名骑兵星夜赶赴景栋李定国处求援的过程。

  黎维祚在信件里除了告急,也有奏报,信函里叙述了自己一行人从离开白部出发,到找到晋王部,直到到十二月二十八日夜,处于孤城被围的境地后写下这封告急信,并派人突围之前那段时间的历程:

  十一月二十三日上午,黎维祚一行三十余骑离开白文选的进军阿瓦城的出发地木邦,开始马不停蹄地昼夜赶往南方的景栋城。

  据黎维祚的叙述,他们骑马走了五百多里的崎岖山路,途中历经险阻,用了六天时间才到达景栋。

  李定国与黎维祚原本就是旧相识,因此身份确认方面毫无阻碍,李在得到黎的告急后,立刻召集众将商议救援白文选之策。

  黎来景栋所行之路虽然是捷径,但山路烟瘴崎岖,大队辎重不可行,众人紧急商议一番后,决定于次日晨先派出骑兵一千二百,走大道西进,再沿山谷大道北上,这支骑兵既为大队先锋,也希望能给予白文选可能的救急支援。

  次日早晨,骑兵出发后,李定国立刻发出号令,汇拢散布四方的征收粮草的步骑三千余人,同时准备车辆辎重,打算于五日后起步骑九千随先锋骑兵西进。

  然而,景栋城里准备到第四日时,前出骑兵回报,情况有变化,白部已经转进阿瓦城,关键时刻遇白文选给晋王的报信之使,并随队带回中。

  到了第五天,白文选信使抵达景栋,众人这才得知,黎维祚口中讲述的澳洲军,果如约兵临阿瓦城,仅一天就攻占之,如今天子已入阿瓦城,现正急招晋巩两藩入阿瓦城勤王,融合共同南航。

  李定国得知,此时巩昌王白文选已率军民两万余西撤阿瓦城,尾随之敌爱新阿,虽人多势众,但为接应之澳洲军火器所创,不敢强追逼近,但遥遥尾随而已。

  李定国黎维祚闻之心安,遂商议立刻招回骑兵,并派出步卒向西整修道路桥梁栈道,逐渐聚集四方驻守的兵将家属,打算于十二月下旬准备妥当后,全军放弃景栋西进阿瓦城。

  然而风云突变,十二月二十五日,吴三桂带关宁骑兵两万及满洲正蓝旗步骑一万,突然出现在景栋城东的平原上,形势急迫,李定国只来得及把分散四处征集粮草的兵马收拢,掩护他们的家属进城。

  看到敌人兵强马壮来势汹汹,这时有部属建议晋王立刻放弃家属,率众军迅速西进,李不禁犹豫,而此时吴三桂三万骑兵机动力非常强大,又有当地缅人的协助,如今早已在各个重要隘口把守,摆出一个直面等待,必要与李定国正面厮杀的态势。

  当然了,此时的李定国仍然可以不管城里的家属老弱,自己轻装强行突围,但这位大明朝如今的顶梁柱,实在是做不出来这种事抛弃家属之事,面对眼前的情况,李定国与黎维祚商议后,一咬牙决定:据城坚守以待援军。

  尽管在他们的心里,对援兵能否到来毫无把握。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