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89 援军出发_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真满洲”骑兵全军覆没,导致这一切的,不都是起源于你吴三桂数次上奏清廷,要求入缅擒获永历,以绝乱源的建议吗?

  因此,如果吴三桂不赶紧扭转战局擒获永历,或者击破李定国白文选,那么,他是无法向大清朝廷交待的。

  看来这就是他铤而走险,豪赌一把的动机了。

  很显然,貌似他可能赌对了,至少在刚刚开始的时候是这样……”。

  (以上摘自《朱北国日记》第二卷)

  公历一六六二年元旦,这一天是大明永历十五年,大清顺治十八年的农历十一月十二日,

  由澳洲联邦陆军和大明燕王白文选组成的援军从阿瓦城出发了,全军一共有一万三千余人,其中包括澳洲联邦陆军第一、三旅共二十六个步兵连,含两个旅部、机炮、通讯、医疗等共六千八百余人枪,另外包括白文选部精锐步卒三千六百余人和精锐骑兵三千六百余骑。

  考虑到从阿瓦城到景栋的道路大部分都是山路,总里程大约有一千多里地,靠步行行军的话,不仅慢而且极为消耗体力,永历皇帝下诏,把阿瓦城中的一千多辆大小不一的马、骡、牛车全部都征用了。

  这些车辆和牲口被用于运载物资和人员,预计十到十五天的行军旅程中,除了骑兵外,九千多澳洲和白部的步卒可以轮流使用这些车辆代步而行,以此维持体力。

  出发前,按照御前会议的决定,确定朱北国为统帅,全面负责此次救援行动,并授朱北国“代天行令,尚方宝剑”一柄。

  同时任命白文选、任柯和艾鲁什三人为副帅,统领各自的队伍并参赞军务。

  这天早上七点,在数万汉民妇孺家属的围观下,朱白任艾四人于王宫广场骑在马上行军礼拜辞永历皇帝,然后再骑马行至南门城楼与留守阿瓦城的魏宏和邓凯话辞,沿途还有数万汉人在街边欢呼送行。

  四人随后骑马出城后,立刻进入前日在护城河外设立的军寨里,此时军寨内吹号击鼓此伏彼起,将领们开始聚众军检阅。

  至中兴岛时间早上八点,伴随着鼓乐军号声和行军曲,白文选亲率三千六百名装备有澳洲五九式手榴弹的骑兵开路先行,随后依次跟进的是联邦陆军第一旅的十一个步兵连、第三旅的十五个步兵连和作为后军的明军三千六百精锐步卒。

  大军首先沿着官道向南行进,至午时,已距离阿瓦城四十余里,朱北国传令,就地埋锅造饭,休息一小时后,大军继续南行,至傍晚天黑扎营。

  全天行军十二个小时左右,日行程约九十里。

  行军到第三天,全军开始进入山区丛林,朱北国按照事先商议好的部署,重新安排了行军序列。

  为了预防敌人的埋伏,第一旅、第三旅和明军后军步卒被分成三列纵队,分别在山道左右山脊和山谷大道行军,白文选率骑兵仍然是开路先锋,车辆辎重居中,全军轮流坐车休息,白天不在山道上停留,打尖做饭也在行进中的车辆上,而且全都吃的是不用冒烟升火的澳洲军用干粮。

  这种行军状态一直坚持到晚上天黑看不清路为止。

  然后,全军才在白文选先锋骑兵事先寻找到的开阔之处安营扎寨,并搭建帐篷升火做饭休息。

  次日凌晨,天还没有亮透,全军又起身,不升火的一顿打尖后,全军便摸黑前行,直到夜晚再度降临……

  于是这一万三千人马,就这样昼行夜伏,步步为营地前进着,到了第十一天,农历十一月二十三,公历元月十一日,全军终于走出了山区,抵达了一个可以向东俯瞰景栋平原的垭口。

  白文选告诉朱北国,这个地方叫万奥,多年前他曾经与晋王一起在此地跟缅军作战,出万奥垭口,不到十里就是景栋城了……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