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64 探探虚实_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片。

  而且这大白天的,码头上居然看不到人!

  整个码头安静得能清晰地听到海鸟的鸣叫,完全没有人头攒动、桅杆林立的商港景象。

  显然,这个所谓的港口目前是什么也没有,对于见识过霍洛港和澳门港繁华的骄傲号船员们而言,眼前的一切是那么的荒凉和简陋,确实太令人失望了。

  不过,随着骄傲号的逐渐靠近,码头附近突然有了一些活力,首先是一群身穿红绿袍子,头裹绿色头巾的汉子突然从灌木丛和椰子林里涌出,显然这些人看见了骄傲号,从人们手里提的,怀里抱的东西判断,应该是一些当地的土特产。

  当人们涌到码头栈桥附近的时候,城堡的钟声突然响起,一队身披铠甲,手持长矛和火绳枪的士兵出现在城墙门洞处,片刻之后,一位头戴船型宽沿帽,身着对红蓝襟短衫,黑色灯笼裤,打着白色绑腿的官员模样的人上到栈桥上,此人拿出单筒望远镜开始瞭望骄傲号。

  “升贸易旗!”

  “升贸易旗收到!”

  李三多的喊声立刻在瞭望员那里得到回应。

  片刻之后,远处栈桥上的官员收起望远镜,回头对身边的随从说了几句什么,就转身带着这队士兵回城堡了,只留下几个士兵和两位身穿灰色布袍,手拿账簿的人在栈桥上等待着骄傲号的靠近。

  “这是要收税?”

  “听说西班牙人收税多少要看人,不同身份的人税率是不一样的。”

  “看人下菜碟,这世道,哪里都一样......”

  听着甲板上船员们的各种议论,李三多和朱北国两人默默地做下船准备,此时水手长彭强也在安排守船轮班值守的船员。

  自打从红码头出海到现在,船员们在船上已经呆了一周了,也该轮班下船松泛松泛,至于船员们的安全问题,李朱二人认为问题不大,只要不要落单跑远,坚持集体行动不挑衅的原则,也不至于有什么危险,何况大伙的腰里都别着柯尔特蟒蛇呢,真打起来也不吃亏。

  关键这里不是苏禄国的霍洛港,是西班牙人控制的港口,毕竟到现在为止,我们还没有得罪西班牙人,按照常理推断,三宝颜的西班牙人也犯不着仇视我们。

  而且远远望着码头广场上聚集起来的花花绿绿的土著男女们,各个都不是空手而来,看着这群人笑逐颜开的样子,显然是来做生意而不是打架的。

  于是李朱二人决定,两人各带十二人轮流下船三个小时,活动范围仅限于码头广场,距离最远就到广场边缘的椰子林和城堡大门附近,让船员放松一下下,因为,后面的航程除了抵达目的地外,原则上就不会再停靠任何港口了。

  第一批上岸的,是朱北国带着的十二个船员,其中包括渔家子弟出身的刘一爽和关宏宇,这两位与万铭和叶嘉良同是渔家子弟,而且是结拜兄弟,哥几个是闽南老乡。

  朱李二人之所以要把这四人分为两队带着,是因为语言方面的考虑,这四位都是客家出身,虽然客家话也是流派繁杂,但大体上可以通译,根据历史资料记载,这里如果有汉人的话,也应该是以客家人为主的,如果真的遇见了,应该有利于双方的交流。

  上安岸的第一件事是缴纳船只的泊系费,这是各个港口的规矩,也不管你贸易不贸易,是船只靠上港口就收你一笔,这个时代泊系费的收取没有一定之规,各个港口也是各行其是,不过大体上都是按照船舶大小来收的,便宜的小船收一个西班牙银元,大船最高要收一百个银元。

  这里不是欧洲美洲,人们也不知道西班牙人的货币单位比索是什么,总之就是数着银元的个数或者拿相应的大约等值的货物缴纳即可,朱北国上岸前估摸着,咱们这艘船也挺大的,虽然不比西班牙大帆船高大,但长度差不多,因此多少也要缴纳六、七十枚西班牙鹰洋的泊系费,朱里李二人商量了一下,决定拿几坛子红薯酒充抵泊系费,这样做的目的倒不是心疼那几十两银子,而是想着咱们好不容易来这里一趟,为什么不趁此机会拿咱们的货物去探一探市场虚实呢?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