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72 沿海诸州_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总的形式上看,大清确实势大,但是具体到这偏远的沿海诸州,在旧世界的历史上,陈上川和大清在这西南一隅的沿海地区还将继续缠斗二十年,在这段时间里,大清朝廷对这一带并没有完全控制,特别是在迁海令实施期间。

  在旧世界的历史上,沿海诸州的主要州城要地均在朝廷的手里,但其偏远州县、沿海岛屿等地仍然是鞭长莫及。

  后来,陈上川收复了部分失地后,在当地休养生息,四处做生意,实力很快得到恢复,加上朝廷在南方面对三藩,多力有不逮,而陈上川也为了生存,同时与西边的吴三桂和东边的郑成功都有或暗或明的来往,他不仅公开接受郑家的封官,也暗中维持与滇地的贸易----直到三藩起事,陈还接受了吴的封号。

  总而言之,在旧世界,在这沿海诸州,胶着割据的混乱局面直到三藩之乱之乱被平息后才结束。

  到了那时,陈上川才真正面临独力难支的局面,最后不得不远遁安南的广南国,投靠了后黎朝的阮主,替安南国主戊守南境去了。

  当然了,这是旧世界的历史,此时此刻李代二人都认为,如今我们来了,陈上川反击的时间将会提前,而且我们最终是不可能放任这位“抗清义士”(火塘俱乐部人士语)带着船只部属去便宜那个安南阮主的。

  当然了,李代二人也清楚,眼前的局面确实有些复杂危机,但并非无解,显然这两位也不能直接对在座的各位说,我们知道历史,那些清军其实就是一群只会打劫老百姓的绿营兵,不足为虑云云,只能想出来另外一套说辞来引导陈的行为。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