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80 着急进城的绿营_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逆”“谋反”“通敌”等足以砍脑袋灭全家的罪名加到苦主身上,于是青天大老爷来了,不仅不会追究,说不定还会揽一些功劳到自己头上,给上司的邸报里还有得吹有得写。

  当然了,丘八们掠得的财物肯定会有青天大老爷的那一份的。

  等这些“善后”做完后,绿营兵们才会向下一做城池出发。

  然而,这一回绿营兵们居然没有等地方官上任就出发了,显然他们是有些等不及了,因为他们知道,在余下的城池里,老百姓已经开始风闻逃避了,肥羊们要四散而逃,这如何是好?所以一定要抓紧时间出发。

  不过呢,哪怕在高州城里没有劫掠到令人满意的财物,但高州毕竟是“粤西首府”,在钦廉雷高诸州里,富庶程度排名第一,所以这一次搜刮到东西仍然有不少,绿营兵开拔后,仅跟随再队伍后面的车马就有五十余辆,车队绵延一里,车上全都装满了财帛细软,当然了,还有女人。

  根据陈上川的探哨汇报,这些清军若正常行军,应该在十五日午时抵达通明河滩口。

  不过考虑到这一路相对平坦的地形和绿营兵们急切的心情,陈上川汇通魏艾等人商议后决定:要提前行动,以防万一。

  于是在七月十三日傍晚,陈上川和魏艾二人率军抵达雷州城,第二日清晨,陈上川便把伏兵布置在月神庙和对面丛林里了,而魏鸿则率本部一千三百人枪前出雷州城北沈塘塬,艾鲁什率六百士兵随后。

  魏艾率两支部队在月神庙以南不到一里的一片旱地上当道扎营,为了慎重起见,还临时砍伐了大量林木,在阵前设立了木栅栏,以此阻滞敌人的一波流突袭。

  果然,午饭过后,就有前哨来报:清军靠近通明河,没有埋锅造饭的动作,还加快了行军速度。

  显然,面对又一个能恣意打劫的城池,绿营兵们是不可能不抓紧时间进军的。

  此时此刻,陈上川的快马不停地往返穿梭于魏鸿的军阵和通明河滩口,当探哨报告说绿营全队包括紧随其后的辎重车马已经全部过河后,魏鸿立刻通过对讲机告知在后方半里地的小艾,让他把队伍带上来。

  魏鸿和小艾决定,要当面与绿营兵较量一番,哥俩已经商量好了具体战术,具体的说,叫线列步兵三段式攻击作战。

  首先,两人把一千九百人枪分成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预备队,一共有两个连共四百人,这些人枪在主阵后方构成一个空心方阵,魏鸿和艾鲁什就骑在马背上,在这个方阵里指挥作战,这个方阵既有预备队的功能,如果前方的阵线有被突破的风险,则要及时填补,也有稳定阵线的作用----万一线列步兵阵列稳不住了,可以依靠这个方阵稳住战线,让退下来的步兵在这个方阵后面构成一个更大的方阵,以此抵御敌人的突袭。

  这个战术来自旧世界某个旧帝国的线列步兵战术,是经过战场实践过的,能非常有效地抵御那些以步兵冲锋为主的军队进攻,特别是对方如果以一波流战术进攻的话,这种战术能最大限度杀伤进攻途中的敌人,然后,在敌人攻到面前时,还会面临一个更大的用刺刀构成的方阵,在通常情况下,在这种大阵前,敌人的冲锋就会瓦解。

  当然了,如果敌人有重甲骑兵的话,这种战术往往很难凑效,甚至很危险,因为骑兵的进攻速度比步兵冲锋快多了,一个不小心,就会导致有序的撤退变成溃退,那就功亏一篑了。

  然而对面的绿营兵并没有骑兵。

  对于这种战术,魏艾二人已经在警备队里演练了很久,现在的战场就是一个很好的实践的机会。

  作战的主力是排在方阵前面的那一千五百名线列步兵,既然是三段击,那就要把线列步兵排成三列,正好,一千五百人能排成三列。

  这三列还分成了若干段,每一段的长度以士兵能听到连排长口令的距离为限。

  三列士兵均交错布局,最前面的一列为单膝半跪蹲姿势,后两列则交错站立,以此可以发挥最佳射击效果。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