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21 紫霞岛的建设_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做起重机动力了。

  李俊明在写给孙老和联邦财政部的申请报告里说,制约紫霞岛两座码头吞吐能力的关键因素是货物装卸设备,增加塔吊数量是紫霞岛码头建设的重点工程,根据现在的人口和未来与之相匹配的货物吞吐量,紫霞岛南北两个码头的塔吊数量远远不够。

  李俊明认为,虽然目前紫霞岛上人力不能说缺乏,但显然如果仅靠人的肩膀装卸货物,那就太不划算了。

  对此红楼方面表示理解,毕竟红楼那边几乎人人都参加过人工卸货,对这项体力活的艰苦和低效率是感同身受,所以塔吊设备在曙光机器厂那边立刻就给予优先级别的制造。

  由于王工和骆老板前一阵子联合造过这中设备,有现成的经验和工艺,材料也基本上具备,而且红码头上的大型滑轮组塔吊就是现成的样板,所以仅仅过了两个月,路过的妮可号就给紫霞岛带来了四套这样的塔吊——简易版的。

  得到其中设备的李俊明他们立刻动员了岛上一切能干技术活的工匠们,分别在新钦州码头和紫霞镇码头分别安装了两套这种塔吊,让紫霞岛两个码头的货物吞吐能力得到极大提升。

  目前,莫宁顿岛的红码头、新安城的蓝码头、小万山岛东沙滩码头、紫霞镇码头和新钦州码头,都陆续安装上了王工设计的这套由钢木构件组装而成的滑轮组塔吊,其结构和外观很像妮可号上的吊货货杆,只是这个货杆是复合结构,而且坐在一个高高的水泥台子上,整个塔吊的吊装高度正好能适应从骄傲号这类级别的船舶甲板上往栈桥上吊装货物,其安全起吊重量为一次二百公斤,最大安全起吊上限是四百公斤——也就是小半吨。

  这种起重设备适合各种码头,王工在刚刚开始的时候,为了减轻大伙的劳动强度,不惜动用了溶洞里来自旧世界的各种建筑和金属材料,包括钢材和钢筋混凝土。

  后来,华立全振海他们能够提供铸铁件后,这种钢制滑轮组塔吊终于实现真正的“本土化”,只不过原设计中的钢缆都是用粗缆绳替代的,因此一次吊装重量比较低。

  据说华立全振海他们已经开始试制钢缆了,这意味着澳洲人的码头上以后会出现更大起重重量的塔吊。

  紫霞岛的第二号工程是修建联通紫霞镇码头和新钦州码头的轨道交通,也就是修铁路。

  这是紫霞岛的哥几个受到成东的启发搞的工程。

  成东打算成立一家铁路公司——专门修铁路并经营铁路公司,这在穿越者中间是人尽皆知的事情,也没有人对成司机的事业选择表示异议,毕竟人家成司机是机务段机车维修工程师出身,是咱们这群人里唯一点铁路专业人士。

  按照成东的计划,他的第一条铁路就准备修在紫霞岛。

  对此李俊明他们当然是非常的支持,只不过他们有点等不及,因为目前紫霞岛南北两个码头和黑水河上游的那座露天煤矿十分需要一条陆上的交通道路联接,因此修铁路这件事很快被李俊明他们提了出来----而成东那边还没有动静。

  这是一条与莫宁顿岛一样的标准轨距铁路,建设方案完全由成东设计。

  联邦财政部和《北上基金》都十分支持这件事----等这条铁路修好后,成东的铁路公司将收购这条铁路,承担修建这条铁路的所有开支——毕竟这是有人买单的工程,所以联邦财政部当然愿意投入,其中还包括紫霞岛的两个码头和码头设施,后者可能会由顾船长担任董事长兼总裁的《澳洲航运股份有限公司》收购,这家公司目前正在筹备之中。

  只是紫霞岛准备修的铁路,暂时不以蒸汽机车为动力,是人力或者畜力的,轨道上跑的也是曹丽梅在莫宁顿岛的石灰石矿山里使用的一种轻型人力轨道车和小型钢木结构的简易车皮。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