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76 北上基金财务报告_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务财务业绩。

  余何为报告说:从前年出海与苏禄国贸易开始到现在,各位股东的贸易收入都在《北上基金》的账上,截止到今年的十二月,贸易额收入达到三百万两平准白银,其中今年的贸易额达到一百六十万两,注意,所有贸易品的平均毛利率都在百分之三百以上。

  因此刨去投入,各位股东的资产净值比当初去苏禄国贸易时上涨了百分之二百,注意,这只是划入《北上基金》的资金量,我们还有三分之二的资源没有动用——因为到目前为止,我们只成立了几家公司,显然,如果充分利用我们手里的资源,成立更多的商业机构,我们的经济实力将空前强大。

  余何为最后总结说:

  “就当前而言,制约我们发展的唯一瓶颈就是人——这里指的是人才和劳动力,至于资金,我们并不缺乏,但是,最近因为《北上基金》规模的限制,让我们出现了财务核算上的资金链紧张,注意,只是财务核算上的。

  原因很明显——由于准备金规模的人为限制,随着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开发行动的拓展,基金运作出现量化紧缩导致的扩张压力下的流动性不足,很显然,这种状况十分不利于基金的进一步发展,由此还会影响到在座各位股东们的事业发展……”

  这时听众们又听懵逼了,一时间会场里非常安静,大伙正在面面相觑时,人群里忽然有人吼了一嗓子:

  “余哥!说人话!”

  “好吧……是这样……咳咳……”

  余何为清了情嗓子说道:

  “基金缺钱了,希望各位股东授权,把溶洞里的九十三吨白银和九点三吨黄金交给我们基金会……”

  咦?!

  哦哦!

  原来是酱紫!

  靠!原来是要钱啊!

  这时大伙才突然想起,我们这些年发展到现在,貌似根本没有动用来自旧世界的金银呢——有人想起来说,其实也不是,记得当年第一次去澳门的时候,咱们船员们花过一些银子。

  然而事实是,《北上基金》从《共同基金》时期运作到现在,其实都是依靠溶洞里的工业设备生产的贸易品进行积累,没有动用大家的家底——那些来自旧世界硬通货。

  想到这里,大伙不禁感慨万千,当然也对《北上基金》总裁余何为的能力十分佩服,不少人立刻点头表示,这些金银是自己名下的没错,但是交给余哥打理我是放心的,何况还有理事会呢,应该没有问题。

  然而不管怎样,余何为的提议显然是个重大事项,这次《北上基金》动用的是自己的家底,所以大多数人一时还无法做出决定,这时老巴发言说,《北上基金》管理着大伙的资产,作基金理事会成员和基金监事会主席,本人认为,根据穿越前大家签订的《财产章程》,我们确实需要一个机构来统管统筹所有资产,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实物的和知识产权的,因此我支持小余的建议。

  孙老也及时发言说,如今家大业大了,咱们确实应该按照《财产章程》的要求,成立一个机构管理运作我们的所有资产,不仅要保值,还要使其不断增值……

  这天的参议院例会讨论到深夜,最后大家取得了一系列共识,其中一个就是在《北上基金》的基础上,让基金升级为全体穿越者所用财产的总管家,或者叫总代理人,至于基金的名称,股东们委托基金理事会去想。

  于是会议结束,孙老宣布夜宵后继续开会,还说这一回将讨论老巴提交给参议院的另外一个金融议题。

  晚上的会议是老巴首先发言,然而出乎大家的意料,老巴的发言内容并没有直接说金融,而是提出把溶洞里的造纸厂设备安装到位。

  只是大家听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原来老巴打算提交金融议题是——发行纸币!

  我靠!牛逼大了!所以建造纸厂的目的是为了印钞票啊!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