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86 最值得投入的事业_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座建筑分别是“澳发行”紫霞镇分理处和“联邦工商行”新钦州分理处。

  两家银行分别在岛屿南端的紫霞镇和北端的新钦州港挂牌成立分理处,显然这是一个既有合作又有竞争的商业安排。

  韩乐天是个聪明人,他知道女寨就在新钦州港附近,魏哥老婆的表姐在新钦州码头广场附近开了一座酒家,生意很好。

  关键是那里有大客户----魏东篱和李德伟跟自己关系很好,他们的小妾又都是女寨的人,韩乐天还敏锐地意识到,女寨的酒馆和女寨本身就是现成的大客户。

  于是非常善于找商业地段的韩乐天在第一时间就选定了新钦州港码头——他决心以那个地方为出发点,开启自己建立称霸世界的金融帝国的伟业。

  而老巴在紫霞镇建立澳发行第一个海外机构也是有道理的,他决心走高端路线——找到老朱要求他出面,让任柯的老婆杨巧巧把紫霞岛贸易开发公司的业务交给澳发行的分理处代理,顺带在农户中拓展客户。

  就在上次电报往来一个多月后,巴枫田和韩乐天乘坐妮可号亲临紫霞岛。

  然而两人都是第一次出海,而且好巧不巧遇到了海洋风暴,结果这一路上两人被颠得七荤八素痛苦不堪,几天后,妮可号终于抵达紫霞湾尽头的紫霞镇码头,上岸后这两人脚都是软的,加上这一老一小在船上都吐得身体发虚,于是两位未来的世界金融界大佬是被警备队的士兵用担架抬到总督府的。

  两人在紫霞岛一待就是一个多月,直到妮可号载着移民再次抵达这里才搭船离开。

  这一个多月,两人收获颇丰。

  第一步是人员培训,地点在紫霞公学。如今紫霞公学的规模已经很大了,学校里有一千五百多男女学生,其中女生有六成多,男生只有四成不到——这种男女比例与竹园向日葵差不多,然而考虑到紫霞公学的生源来源渠道与竹园和向日葵非常不同,能动员家长们把男孩子送到学校读书,已经是很不错的男女比例了。

  能够如此大规模接收学生的一个主要因素是校园设施建设很到位,李俊明在做总督的时候,就在不遗余力地向学校投入资源,甚至把修总督府的建筑材料挪用到学校建设方面——比如现在老巴和韩乐天正在使用的教室,这间大阶梯教室位于一栋两层砖混教学楼的一楼,除了木料的阶梯和桌椅是本地材料外,其中的水泥地面、玻璃窗和钢筋混凝土柱子原本是用来修总督府的,现在都投入了教育,所以到现在,紫霞岛的总督府仍然是那座“集装箱城堡”。

  前来参加培训的全部都是女生——这是有意为之,穿越者们希望给自己治下的社会发出一个信号——把孩子送到学校读书很重要,那么就必须给予那些响应的人们一个看得见的利益,既然来学校的女生们最多,那么就应当在就业方面给予女生某种程度的倾斜——当他们得知这两家银行给员工的待遇,相当于本地汉人全家收入的时候就果断决定——全部招女生。

  显然这并不符合李俊明的理念,他认为还是自愿报名加用人单位择优录用为好,但是现在魏东篱是总督,任柯李德伟也支持魏哥的想法,因此老巴和韩乐天进入教室时发现,在教室里听课的全部都是女孩子。

  “魏哥,来听课的学生里为什么没有男生呢?”

  “是啊,小魏啊,银行业务有许多方面是需要男生的。”

  当魏东篱在中午饭点来到食堂陪老巴和韩乐天吃饭时,那两位同时向魏东篱发问。

  “还请两位谅解一下下吧,学校里男生少,有男生需要招募进警备队,今年学校里年龄合适的男生不多,只有一百多人,而且全部被警备队早早预订了。”

  魏东篱一脸认真地对回应两位,,于是韩乐天又问了一个问题:

  好吧,那么,下一期应该有男生了吧?

  魏东篱两手一摊回答道:这个估计有点难,毕竟在紫霞岛的汉人移民眼里,当前家庭里最值得投入的事业是垦荒,而不是让小半个劳动力的男孩去学校读书,所以在紫霞岛,目前仍然有至少三分之一的半大孩子没有来学校读书,他们都在家长的带领下忙于垦荒种地……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