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8章 这题特么神仙出的吧_我只想当一个安静的学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因为尚未去法国报道,所以他保有参加今年IMO的资格。”

  “毫无疑问,最后一次参加IMO的彼得志在冲击个人满分三连冠。相比于多国部队美国,其实我更看好这届俄罗斯队,如果俄罗斯的另外几个选手发挥出色,配合王牌选手彼得,他们很有可能从我们手中抢走团队冠军。”副领队说着说着,露出了不容乐观的神情。

  沈奇的表情亦肃穆:“俄罗斯人数学厉害的,七个千年难题中唯一被破解的庞加莱猜想,由俄罗斯数学家佩雷尔曼完成。实际上我经常运用罗巴切夫斯基的非欧几何理论,野路子出身的我没有接受过系统的非欧几何授课,罗巴切夫斯基是我的非欧几何启蒙老师,我非常尊重他,虽然他已去世一百多年。”

  “因为彼得和阿尔拉辛的存在,你们任何一人想拿个人冠军并不容易。”副领队面向六位队员说到,“所以我们要团结,确保团队冠军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个人水平。”

  副领队说的其实是句废话,计算总分的团队排名,说白了就是六位选手个人实力的累加。确保团队冠军的前提是队内没有短板,并且有那么一两位王牌选手冲锋在前拉升总分。

  近五年内中国奥数队虽然拿了三个团队冠军,但副领队心里很清楚,咱们缺少那种个人实力超群的王牌选手,是的,咱手里有四个2加一个小王再加一手顺子,缺的就是那张大王。

  回到酒店房间,沈奇上网查了查数据。

  数据告诉他,在IMO赛场上拿到满分并不容易,一届IMO中满分选手的数量基本都是个位数。

  很有规律性,满分选手要么不拿满分,一旦拿了满分就是连着拿。

  中国奥数竞赛史上最出名的三位选手全部符合这个国际惯例,他们仨都是连续两届参加IMO,连续两年拿满分,被誉为天才少年。三位天才少年两个被保送燕大,一个被保送浙大。

  沈奇明年高中毕业,他最多也就能参加两届IMO,不可能追平罗马尼亚选手创造的“满分三连”世界纪录。

  沈奇不想给自己留下遗憾,除了团队冠军之外,他更想拿到金牌第一名,即个人冠军。

  同样是依据国际惯例,美国队的印度裔选手去年拿了满分,俄罗斯左撇子帅哥去年、前年连拿两个冠军,这两个强敌极有可能今年继续拿满分。

  所以要成为本届IMO个人金牌第一名,沈奇必须确保满分。

  次日,IMO第二日竞考。

  开赛之前,沈奇跟同一间考场的俄罗斯选手彼得-波拉斯德拉夫斯基打了个照面。

  “Hey-man。”沈奇主动跟彼得-波拉斯德拉夫斯基打招呼。

  彼得-波拉斯德拉夫斯基点点头:“普鲁普鲁卡不鲁。”说的是俄语。

  沈奇问到:“Can-you-speak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