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1章 嫂恋叔_江南第一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娌,便存心比较,看谁才是贤妻。她要让王谏看清她的好,后悔当日没有选择她!

  然王谏娶了孟淑英并没倒霉,夫妻互敬互爱。这还不算,王谏又纳了卫姨娘,也是个才情满腹的女子,更宠她入骨;孟淑英也怀孕了,娇妻美妾双全!

  蒋氏觉得,不该是这个样子。

  她便回娘家找母亲诉苦,说王家大房气盛,二房衰弱,她如何如何受欺云云。安定伯夫人是内宅的女英雄,当即教了她许多手段,并将一瓶“沉香”送了她。

  蒋氏得了沉香,等待机会。

  很快机会来了。

  王谏妻妾不和!

  蒋氏很自得,一切都在她意料之中:只懂诗文风月的女人,只知争风吃醋、魅惑王谏,出事是肯定的!

  她便施展一箭双雕的计策,杀了卫姨娘,令王谏和孟淑英反目,成功夺了管家权。孟淑英生下王亨后,整日忙着求医问药、调治儿子,最后更去了徽州。

  蒋氏目的达到。

  娶妻不贤,能有好结果吗?

  当然不能!

  王谏该醒悟了。

  蒋氏可没有红杏出墙的念头,她是贤妻,怎会做那种没廉耻的事呢?她很安心地相夫教子。

  她也没有要毁掉王谏的想法,更没有趁机对大房那边落井下石,相反,她把府内打理得有条不紊。

  她还常叮嘱王诘,要多安慰王谏。

  卫姨娘死后,王谏不爱在家待,不想见孟淑英,常来找王诘喝酒。

  每当这时候,蒋氏总会亲自下厨,为他兄弟做几样好菜、备些好酒,让他兄弟浅酌慢饮,而她从不露面。

  她喜欢这样的岁月静好!

  王谏在王诘鼓励下,化悲愤为力量,致力于仕途,官职一升再升,很快便升到二品大员的位置。

  蒋氏由衷喜悦,觉得这都是自己的功劳。

  哼,若非她出手帮他料理了卫姨娘、激走了孟淑英,他能有今日吗?娶妻不贤,永无出头之日!

  她害卫姨娘,不是窝里反。

  她才没那么蠢呢,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她难道不知?王家离不开王谏,他们兄弟齐心,才能其利断金。

  这样多好,王家蒸蒸日上!

  王亮和王亦长大后,常去大房那边向王谏请教学问。

  晚辈用功,王谏自然高兴,尽心尽力地教导两侄儿。

  蒋氏每每做了点心或者好菜,都不忘让儿子孝敬一份给王谏;王谏书房里点的凝神静气的香也是她亲手调制的。

  王谏不止一次在王诘面前称赞侄儿好学上进,不像自己两个庶子王亢和王充顽劣愚钝;并感叹王诘娶了个贤妻,夫妇和美、儿女孝顺,不像他命运多舛。

  王诘也觉得自己夫妻和美、父慈子孝,私下称赞蒋氏治家有方,他“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蒋氏觉得此生了无遗憾了!

  王亨侏儒症的秘密暴露后,王谏索性将大房所有子女都送去徽州华阳镇,在老太太膝下尽孝。

  蒋氏明白,王谏让他们去老太太膝下承欢只是其一,另一个目的是要他们陪伴有残疾的王亨。

  对王亨,王谏是内疚的。

  对此,蒋氏并未在意。

  父子天性嘛,可以理解。

  在华阳镇,王家兄弟姊妹都跟着叔爷爷王瑾读书,然王瑾虽是进士,自己都做不好官,能教出什么人才来?

  比起来,还是王谏靠谱些。

  再说,华阳镇能与京城比吗?

  王亮兄弟在国子监读书,平日交结的都是世家子弟、豪门权贵,华阳镇有什么?乡下土财主倒有两个。等王亢兄弟回来,见识气度肯定远远不及王亮兄弟。

  至于王亨,被蒋氏忽视了。

  一个侏儒,能成什么气候?

  蒋氏认为,王府下一代主事人必定是自己的儿子。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