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五章 含酸_长安朝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暗杀牛僧孺的刺客,是你吗?”

  晁灵云抬起头,望着李怡,不答反问:“整个荐福寺都是殿下的人吗?”

  李怡没有开口说什么,算是默认了。

  “刚刚殿下一进山门,知客僧对你耳语的就是这件事吗?难怪殿下往来于王宅与寺院之间,就可以知晓天下事。”晁灵云与李怡四目相对,无奈地哂笑,“殿下如今倒是什么都不瞒我了,我却有点好奇,殿下为何不怀疑我刺杀的人是刘从谏?”

  因为我知道,刺杀刘从谏的另有其人。李怡迎着她敏锐的目光,缓缓回答:“我听知客僧说,行刺刘从谏的刺客身上受了伤,现在神策军正在据此搜索整座长安城,可你并没有受伤。”

  “原来如此。”晁灵云笑笑,放下梳子,挽起一头青丝,“殿下没猜错,刺杀牛僧孺的人就是我。这也没什么好说的,殿下最初是在哪里遇上我的,总不至于忘了吧?”

  晁灵云三下五除二地挽好一个发髻,才意识到自己的发簪已经丢在了马车里,刚要蹙眉,就看见李怡将一根发簪递到自己眼前。

  “若不嫌弃,就先用我的。”

  雕琢着螭龙的白玉簪通体莹润,样式与李怡曾经送给自己的金耳坠颇有同工之妙。

  晁灵云脸一红,犹豫地望了李怡一眼,见他神色一派从容,反观自己却是一副露怯之相,顿时没好气地从他手中抽过簪子,牢牢地插进自己的发髻。

  借着这一点契机,李怡刚想与晁灵云再说几句话,王宗实却煞风景地捧着一套衣裙走进厢房,殷勤地开口:“娘子换上这个吧。”

  晁灵云看了一眼王宗实手里的裙裳,不放心地问:“这是谁的衣服?”

  王宗实与满脸阴云的李怡对视了一眼,唯恐人头不保,哪里还敢再说实话:“这是女信徒布施的衣裙。明日腊八,寺里会为穷人提供一批过冬的衣粮。”

  他这话真假参半,后一句倒是千真万确。晁灵云终于打消了疑虑,接过衣裙去屏风后穿好,走出来向李怡告辞:“殿下,大恩不言谢,就此别过。”

  李怡知道自己留不住她,只能恋恋不舍地看着她起身离去,沙哑地道别:“慢走……不送。”

  晁灵云刻意忽略他的目光,面无表情地走出禅房,却在跨过门槛的一瞬间,眼中盈满了怅惘。

  说好了放下情愁,终究意难平。

  她在腊月的寒风中深深吸了一口气,满腔躁郁被寒冷驱散了几分,定了定神,这才顺着来时的路往山门那里走。

  沐浴在冬日阳光下的荐福寺庄严祥和,一片静谧。晁灵云步履匆匆,在穿过一道角门时,冷不防听见了一阵熟悉的笛声。

  这调子,不正是自己买盐时发现的曲子吗?她心中一动,被心头油然而生的欢喜鼓动着,暂时放下了离开的念头,顺着那悠扬的笛声一路寻找,很快便发现了一座名叫“禅师殿”的佛殿。

  那笛声正是从禅师殿中传来,晁灵云刚想过去一探究竟,却远远瞥见一道眼熟的身影。她立刻停下脚步,躲在一座供养塔后面,看着一身青衣的吴青湘从自己眼前快步走过。

  她这是要去见李怡吗?看来这偌大的荐福寺,每个人都在各自奔忙,只有自己才是不速之客。晁灵云暗暗思忖,心情不觉跌入谷底,等到回过神时,才发现一路追寻的笛声已然消失。

  “狸奴不解语,唯寄红尘里……”她低声喃喃,将那写在曲谱后的小诗咀嚼了一番,蓦然意兴阑珊,转身离去——如果谱曲的真是位出家人,自己一个六根不净的红尘客,又何苦前去打扰?

  不如曲终人散。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