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三八零章 又见师兄_晋末多少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心懈怠之处。

  这种经营后路的事,杜英也的确只有交给王猛才最放心。

  甚至把杜英放在这个位置上都不见得能比王猛做得好。

  民政方面,师兄的确是专业的。

  “洛阳如今仍显得萧条啊。”杜英看着周围的旷野。

  王猛叹道:

  “此战正应在了春耕之时,今年春耕又被耽误了。不过好在之前仲渊就已经在推动精兵简政,并且选择以河洛王师为入手之处,现在倒也是选择对了,让余手头上总算有了一些老弱病残还能够开荒。

  且洛阳现在百姓也不是非常多,兵马也不多,因此想来今年洛阳还是可以实现自给自足的,但身为天下雄城、中朝旧都,显然不能只是如此,如何建设新的榷场,沟通商路,以及接纳更多流民,还是难题。

  尤其是余还非常好奇,在师弟的心中······长安还是洛阳?”

  这是在问杜英打算选择哪处作为都城了。

  如今长安发展的很好,再加上都督府的元从派系多半都出身关中或者立足关中久矣,所以他们也都会倾向于选择长安。

  但是洛阳又是旧都,日后杜英要是从建康府那边传承过来正统,则显然选择洛阳更为合适,既有一脉相承之理,又因为洛阳相比于长安更靠东,能够更好的发挥天下通衢的功能。

  毕竟在关中新政的体制下,一个能够连通天下且也具有一定山川形胜的都城,要优于偏向某一方,哪怕是具有天险可据东方的都城。

  合作、交流和共通,化天下为一家,是关中新政内在的精神理念,而落在实际上就是财通天下、货通天下和人通天下。

  杜英含笑说道:

  “这个不着急,既然现在都督府的财政还不宽裕,则先遵从现状也不差。”

  王猛会意,这说明在杜英的心里,还是倾向于长安的。

  “向西一些,或许能够更好的守住我们新拿下的土地。”杜英喃喃说道,“河洛,固然为天下之中。然,此为九州之天下,而非我们所能涉足之全部天下。”

  王猛精神为之一振,也明白了杜英的意思。

  自家的这位师弟,的确是贪心了一些,天下未统,但目光大概已经瞄到西域去了。

  若是能够恢复昔年先汉之领土,光复汉武霸业,那么长安,的确不算偏西,甚至恰恰相反,这才是连通东海、西域的天下之中。

  “善。”王猛回答。

  “但洛阳到底是旧都······”杜英一摊手,“余还是要尽力建设建设吧,总归现在还是要给朝廷三分薄面。”

  王猛:······

  一个把朝廷的脸面丢在地上踩两脚还不嫌过瘾的人,好意思说这话?

  “余好歹是长安县侯,朝廷驸马来着!”杜英正色说道。

  “前面是被迫,后面是自封。”王猛针锋相对。

  杜英剧烈的咳嗽两声。

  已经很久没有体会过这种被人呛声的感觉了。

  霎时间,杜英感觉策马前行的两人,并不是并驾齐驱于洛阳城外重新焕发生机的荒野上,而是并肩走在华山山道之上,有一搭没一搭的斗嘴。

  王猛贱兮兮的笑了笑。

  杜英轻笑道:

  “嫂夫人在洛阳么?师兄将要喜结连理,余怎么也得拜会一下嫂夫人。”

  王猛回答:

  “自然,还指望着仲渊为师兄上门做媒说亲呢。”

  “有没有跑腿费?”

  “爱去不去。”王猛一甩袖子,率先催马。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