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四三零章 论君_晋末多少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没有参照,但是至少也没有办法让人批评这样做是好是坏,是不是必须要跟着同样走在这条路上的其他人那样走。”

  谢道韫当即说道:

  “夫君之前就曾经说过,关中应该走关中的路,每个地方的情势不同,百姓的需求不同,政策也应该相对应的做出调整。

  若是关中只能沿着别人走过的路向前走,那么何啻于邯郸学步?

  最后恐怕也是一无所成。

  既然夫君方才担忧有人欺上瞒下,那就不如多在乡野地头上走一走、看一看,眼见不一定为实,但是多看,总是能看出端倪的。

  世上哪里有十全十美的剧本?只要是对着剧本来演,那么就定然有破绽,届时正是夫君揪着不放、趁机发难的好借口。”

  郗道茂跟在谢道韫身侧,连连颔首:

  “欺上瞒下······这可不是什么小罪名,在这关中,那就是欺君之罪!”

  杜英轻笑一声:“余若是不能福泽万民,又如何为君呢?”

  “夫君对于‘君’的要求未免太高了。”谢道韫反倒是宽慰道,“虽为天子,代天牧民,但也不可能看到每一个角落,难免有失察之处。

  若是夫君对自己的要求过于严格,那么之后恐怕会陷入其中、患得患失,反而失去了处理其余事的信心。”

  杜英这一次却并没有赞同,他郑重说道:

  “能明察秋毫者为君,有过错则不可为君。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君为天下之君,为万民之君,陛下之怒,可伏尸百万,而这背后又是多少人的生离死别?

  所以每一次决策,都应该千挑万选、慎之又慎,但是需要做出决策的时候又应当果断决绝,最忌惮的便是瞻前顾后。

  因而为君,自然应当如此严格,否则又如何为君呢?”

  顿了一下,杜英无奈的说道:

  “余大概庆幸的是,至少现在余还不是君,否则恐怕不知道要做出多少有害于百姓的事了。”

  谢道韫低声说道:

  “一国之希望、一国之决策,落在一个人的身上,本来就不可能指望着没有任何过错,不是么?”

  杜英点头:

  “所以其实把一国寄托在一个或许雄才大略的君上身上,本来就是不靠谱的。”

  谢道韫震惊的打量着杜英:

  “夫君现在所做的,不正是把世家赶出朝堂,把权柄都收到自己的手中么,若是有此感想的话,那岂不是和如今的所作所为背道而驰?”

  杜英轻笑着说道:

  “一个是世家把控朝野,所作所为都是为了世家之利,所争所抢也都是世家所需,而百姓身在世家之下,就像是身在一楼,仰望二楼却无处寻觅台阶,终其一生也不可能登上二楼。

  而余所设想的这一个,则是天下人真正能够左右国家每一项决策,且能够将天下人,无论是世家还是百姓都一视同仁,既能够受到同一个律法的约束,也能够在整个天下的每一个角落各自发挥平等的作用。

  当然了,后面的这个设想或许会显得那么天真,就算是古人书中所言的大同,也不过如此了,但是余终此一生,总归是要向这个方向多走几步的,至于最后能够走到哪里,怕是听天由命了。”

  说着,杜英忍不住去握住了谢道韫的手:

  “阿元,古来君主,无论是否圣贤,多半都会在年轻的时候励精图治、任用贤才而远小人,成一时盛世。”

  请收藏:https://m.niaoshu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